貪看飛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山頭,十國行周,貪看飛花,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已是乾佑三年的四月底,郭威正式領樞密院屬官及部分禁軍離京赴魏州大名府就任天雄軍節度使。兩日後的四月晦日,郭信亦告別家人,以東路行營步軍都指揮使領奉國軍左廂第五軍的本部兩千餘人馬,及臨時徵發的民壯雜役等,並由行營都都部署郭瓊節制,從陳橋門離開東京城向東開拔。
按照明面上的方略,東路行營的目標是在密州、沂州形成威懾,防備唐軍渡淮河北上,而若唐軍本年內無大的動作,便主動拔除唐軍先前趁關中戰亂時在淮河北岸設定的水陸軍寨。但東路軍此刻並不直接去淮河前線,而是要先去齊州收攏齊州兵馬,再在青州等待後續糧秣籌備並製造器械,準備妥當後才沿沂水或沭水南下到密州等地尋求戰機。
因此軍伍離開東京城,實際上是沿著大河向東北行軍,由於軍糧由沿途州縣供給,故而大軍走得十分輕便。
這個時節的天氣早已暖和,人馬沿著官道行進時會揚起塵土。郭信騎在馬背上與軍漢們一同行軍,目之所及都是廣闊的平原,官道也因此修得筆直,夾在一行行一壟壟中耕過的田地當中,一路筆直地通向遠方,像根鉛垂線,被無數人的腳、牲口的蹄子和車輪積年行過而被壓得光溜溜的,經過太陽一曬,硬得像磚。但是再遠的地方漸漸就看不清了。
郭信舉起馬鞭遙指,對身邊的部下道:“從東京城往東,四野都是平地,一直到兗州那邊才有真正的山脈,因此若契丹人深入河北,河北諸鎮又無法有效牽制,東京城便只能據大河而守,將軍事主動讓於北方。故而我父只有屯兵大名府,直到伺機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大河以南才能免於再遭契丹馬蹄踐踏。”
都虞侯向訓贊同道:“屯兵河北只能是權宜之計,只有收復幽、雲,才能避免前朝故事。”
趙匡胤也跟著道:“主公遠見,不過待我等班師回朝,或許郭公已興兵拿下幽州也未可知矣!”
大夥明明是在去對付唐國的路上,議論的卻是北面戰事,實是因為郭信等人並不把唐軍放在眼裡。近兩年唐軍偶爾渡過淮河,卻在淮北州縣軍將手下都難以立足的過往,充分顯示了其將士孱弱,讓武夫們無法重視起來。
這時,前面有斥候騎馬而來,稟報稱主將郭瓊與兵馬都監閆晉卿請郭信前去議事。郭信遂叫上都虞侯向訓,帶數騎親兵一同去前軍參議。
郭信尋著旗纛,很快就找到了正駐馬在沿路的一處土丘之上休息的郭瓊,郭信遂在土丘前下馬,與向訓登上土丘拜見郭瓊。
土丘上立著旌旗和傘蓋,郭瓊與及數名偏將在傘蓋的陰涼下商議軍事。見郭信上來,一行人便不再交談,郭瓊親自與郭信回禮,並稱:“今天日頭燒得緊,此地距蒲城不遠,某意在前面村寨棗林稍作歇息,待午後的日頭下去些,再加緊趕路至蒲城過夜,郭將軍以為如何?”
主將郭瓊的年紀已將近六十,此番之所以掛帥領兵,因為他曾任沂州刺史,熟悉前線地理,且在淮北名聲很大之故。
此刻花白頭髮的郭瓊額頭仍有汗珠,且用著客氣商量的語氣,戰事並不緊急,郭信自然沒理由反對主將,便轉頭看向負手而立,身穿袍服處於一眾武夫間的行營兵馬都監閆晉卿,問道:“若閆都監無意見,本將便傳令照辦。”
閆晉卿似乎沒想到郭信會來徵求他的意見,但隨即反應道:“用兵行軍之事,由兩位將軍議定施行便是,某雖是都監,大小軍事亦應聽從兩位將軍之令。”
於是郭瓊便吩咐下了軍令,又請郭信在中軍一起用餐,郭信沒有拒絕,讓親兵先去奉國軍傳令後,便與郭瓊等人一同在土丘上吃午飯。
東路行營各軍序列中,郭信的步軍就佔了一半,此外除了郭瓊本部,兵馬都監閆晉卿也節制有兩百騎兵,號稱馬步軍一萬,實則總數大抵在四千餘人,因此大軍走得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