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幫我找一本書,《天工開物》。
天下第一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8章 幫我找一本書,《天工開物》。,開局講聊齋,我嚇死全網粉絲,天下第一白,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挖。”
“再次強調一遍,之前我的孤本也不是挖皇陵找到的。”
“另外,天工開物這本書,也不是讓大家去挖皇陵。”
這種事情,必需強調之餘再強調。
要不然。
這盜墓賊的名頭,真被自己給坐實了。
“呃,江寧老師,不挖皇陵,那我們怎麼找?”
“我也不知道。”
江寧也是搖頭:“雖然這本書失傳了,但是,我相信,這本書一定還存於這個世界。也許,他就在某個角落,等待著我們去發現。”
“可是,江寧老師,您這樣的介紹有一些簡單,我們就算是發現了,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天工開物。有沒有更為詳細一點的。”
“有。”
江寧點頭,繼續說道:“《天工開物》一共分為18篇,分別為《乃粒》《乃服》《彰施》《粹精》《作鹹》、《甘嗜》、《膏液》、《陶埏》、《冶鑄》、《舟車》、《錘煅》、《燔石》、《殺青》、《五金》、《佳兵》、《丹青》、《麴櫱》和《珠玉》。”
“乃粒就是介紹穀物以及穀物種植等方面的技術。雖然這看起來簡單,不過宋應星卻認為,人類自身並不能長久生存下去,人能生活下去是因為人能依靠五穀養活自己;可是五穀並不能自己生長,而需要靠人類去種植。土壤的性質經過漫長的時代而有所改變,穀物的種類、特性也會隨著不同的水土有所區別。那些不務正業的富貴人家子弟,將勞動人民看成罪人;那些讀書人把“農夫”二字當成辱罵人的話。他們飽食終日,只知道早晚餐飯的味美,卻忘記了糧食是從哪裡得來的,這種人真是太多了!所以,宋應星第一篇介紹的就是穀物。”
這般說法,卻是得到了直播間一眾人士的喝彩。
“好一個乃粒,好一個宋應星。”
“宋應星的思想好啊,這樣的思想哪怕就是放到我們現代,我們同樣非常的重視穀物。並且,種子還提升到了戰略級層面。”
“那必需的。不管其他再牛逼,沒有糧食,那我們吃什麼?一下子,我便感覺到這部書的偉大。”
“對,感覺比之《本草綱目》還要偉大。”
眾人興奮的議論說道。
直播間網友又問道:“江寧老師,什麼叫做《乃服》呢?”
“乃服是為乃服衣裳,也就是紡織的技術。宋慶星說,人為萬物之靈長,五官和全身肢體都長得很齊備。尊貴的帝王穿著堂皇富麗的龍袍而統治天下,窮苦的百姓穿著粗製的短衫和毛布,冬天用來禦寒,夏天藉以遮掩身體,因此而與禽獸相區別。
人們把原料紡出帶有花紋的布匹,又經過刺繡、染色而造就華美的錦緞。儘管人間織機普及天下,但是真正見識過花機巧妙的又能有多少呢?像“治亂”、“經綸”這些詞的原意,文人學士們自小就學習過,但他們終其一生都沒有見過它的實際形象,對此難道人們不感到遺憾嗎?所以,這就有了乃服。”
江寧不斷的說著。
乃服與乃粒一樣。
一個是五穀的技術,另一個是紡織的技術。
放到現在。
一個就是農民掌握的技術,另一個就是裁縫織布技術人員掌握的技術。
這原本看起來很低端很上不得檯面的東西。
可透過宋應星的解釋,人們內心卻是激動的不能自己。
原來。
這一些之前被他們看不上的技術,卻是如此的賦有意義。
如果這個世界上沒有這一些技術。
那整個世界,又有什麼生機呢?
同樣。
乃粒與乃服為什麼會放在第一篇與第二篇。
那就在於這兩者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