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郭嘉不死,臥龍出山!
醉笑浮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5章 郭嘉不死,臥龍出山!,亮劍:支援抗戰,從過草地開始!,醉笑浮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經過數年來在三國時期的秣兵厲馬,劉家俊已經完成了大漢疆土實際上的統一,但為了防止歷史被篡改引發後世的混亂,在形式上又維持著三國鼎立的局面。
原本應該在戰爭中死亡的人口,也不斷的透過通道進行遷移,一部分投放到李雲龍所在的時代之中,在華夏七省進行基礎建設與繁衍生息,一小部分則是被教派形勢洗腦成為死忠分散到世界各地,另外限制人口出生率,透過多管齊下的方法用最和平的方式來維持三國時期的穩定。
在三國之中如雲的謀士,名義上雖然從屬於各個勢力,但實際上已經盡收劉家俊手中,為江山和朝代更迭的有序發展出謀劃策。
按照正常來講,諸葛亮出山的時候郭嘉就已經病死了。
但是郭嘉之所以年壽早夭,是因為郭嘉的病情起於身體虛弱,又長年生活放縱,不拘小節。
在歷史應有的發展中,他因為多年來一直操勞過度,處心積慮為曹操謀劃,身體越加羸弱,最後在北征的途中不適應氣候和水土,終於在易城病倒,最終沒能等到曹操回來就去世了。
不過歷史進行改寫之後,劉家俊自然不可能讓一代鬼才早早身死,無論是三鞭酒還是補藥不管多貴多好都給他頂上,平時更不可能有太多勞心費神的事情,郭嘉那身體雖然依舊處於流失狀態,但是壽命確確實實被延長了!
也正是因為這種原因,他和諸葛孔明才能夠同在一桌上喝酒,談古論今好不暢快引為知己!
這一次陳趕超從三國時期借人,本來是有不少謀士想過來的,但是那些謀士要麼才幹位於二流,要麼是不熟悉現代情況難以融入,再麼就是謀事搭檔間不互補有矛盾,所以真正能夠選擇過來的廖廖可數。
陳趕超原本是打算借賈詡過來的。
畢竟賈詡以毒士著稱,對於使用一些陰險的計謀最是手拿把攥,肯定能夠想出很多對付小鬼子的好主意。
結果賈詡那傢伙腦袋搖的像撥浪鼓似的,直呼自己身體不適難堪大用,不如將這寶貴的機會讓給年輕人進行歷練。
剛剛出山的諸葛孔明自負有滿腔經綸,一身的謀劃本領,郭嘉又是一個耐不住寂寞喜歡肆意人生的主,兩個人當下一拍即合穿越過來。
對於現代化戰爭他們是不懂的。
但是在他們眼中看來,不管是任何時代和任何事情,一切的發展都離不開道所執行的規律。
道,是華夏古代哲學的核心概念,它包含了宇宙的本源、執行規律和生命的意義。
道被視為一種無形的力量,它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包,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道的體現,只有順應道的規律,才能達到和諧、平衡的境地,否則就會逆天而行直至敗亡。
就像他們所講的,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一般,每個人在一生之中遇到的所有對手都像水流一樣,有快有急、有舒有緩、有寬有窄,不能夠一概而論。
只有掌握渡河的最基本要點,才能不受到各種各樣河流形式的困擾。
用更簡單的方式進行,匯總那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規律去解決事情。
比如說遇到一個伶牙俐齒的潑婦,她一張嘴就是咄咄逼人口如連珠,根本不給人插嘴的機會,在這個時候應該怎麼應對?
最好的應對方式便是任由她在那裡不停的說,一直到她力竭的時候你再發言。
如果想讓這一場沒有任何意義的爭執結束,切入點可以是“你的牙好黃啊!”這一句話雖然沒有和她進行辯駁,但是卻把她的注意力引到了自己的嘴巴上,並讓她升起張嘴等於醜陋的念頭,從而讓她閉上嘴巴。
如果是想讓對方氣到五內俱焚,切入點可以是她在力竭的時候進行一句簡短的反問,同時面帶不屑:“就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