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興亡百姓皆苦,歷史的重大變化!
醉笑浮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7章 興亡百姓皆苦,歷史的重大變化!,亮劍:支援抗戰,從過草地開始!,醉笑浮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從亮劍到上古陸續被解鎖,“業務”的持續展開,讓陳趕超的日常完全亂了套,好兄弟劉家俊更是率領著三國鐵騎跨時代地來回征戰。
之所以忙成這樣,滿足各個時代的“僱主”需求是一方面,更是要減少戰爭帶給百姓的傷害,以及保障華夏文明傳承!
從後世看歷史,每一個王朝的更替完全就是一本本血淚史。
王朝的興衰看似只是帝王換位,實際上真正承受所有苦難的卻是百姓!
按照老子總結為一句話,那便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按照詩人張養浩的話說,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和平有多可貴,戰爭就有多可怕,歷史上每一次戰爭無不造成生靈塗炭!
正是因為如此。
在數年前,陳趕超選定了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作為自己勢力發展的大本營,劉家俊則是作為擺在明面上的大將軍征服四海、掃平宇內。
依靠著特工隊打輔助,一舉奪得了洛陽城掌控了西涼軍,接下來大力發展民生昭告四海,以賢明引得才俊來投。
在群雄並起,大戰頻仍中,不斷透過強大的武力與手段進行懾服群眾,讓原本該“馬前懸人頭,車後載婦女”、“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餘一,念之斷人腸”。的天下破敗、生靈塗炭場景大大改觀。
雖然讓史官依舊按照劇本去寫傳世,但實際上三國已然不是歷史上悲慘的三國!
透過在三國中秣兵厲馬,無論是軍隊數量還是戰鬥力都達到了非常強盛的地步,陳趕超便開始調動三國大本營的部隊去改寫其他朝代命運。
下一站便是大秦!
秦國統一華夏陳趕超當然不可能進行阻止,但對於焚書坑儒和秦末農民戰爭,卻是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發生的。
當時春秋週末各諸侯國相互角逐、稱霸一方,隨著圍繞政權展開的激烈鬥爭,政權的統一促使文化上也開始走向統一。
混亂的年代,文化的紛繁,導致在國家統一上加強了難度,於是秦始皇發起了焚書坑儒,本意是旨在維護統一的集權統治,打擊似是而非、是古非今的地方荒謬怪誕的誌異傳說。
結果事情發展超出預計,最終釀成了一場歷史上的文化悲劇。
秦國國史、法家著作、醫書、種植、占卜之書不燒,其他書籍盡毀之,天下書籍中,絕大多數被禁燬,包括了諸子百家的典籍,以及六國史書,上古史書!
孔子修訂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周禮》和《樂經》全部毀於焚書坑儒,這兩部典籍徹底滅絕,包括老子的傳世之經書被毀,使華夏文明遭受空前浩劫!
緊跟著就是秦末農民戰爭,僅僅10年光景人口便由2000多萬銳減到6、7百萬,原先的居民達1萬戶以上的大型城鎮人口到戰後僅剩下兩三千戶,人口損失在70%以上!
當時農村狀況更加凋敝,大量村落完全消失,或者凋敝不堪人跡罕至,總體來說,幾乎處處城鄉破敗,土地荒蕪,一副末世景象!
搞定大秦又去兩漢。
西漢衰亡,莽“新”初立,自此天下大亂,全國人口6000萬,到東漢初年西元57年,人口只剩下2000多萬,人口減少達60%以上!
兩漢忙完了就是五胡亂華,隨後又去隋末唐初去收拾隋煬帝。
隋煬帝這貨不僅大修宮殿樓宇,還徵發役夫挖通運河,人數在數百萬之上,三徵高麗,士卒、役夫死傷過半,終於釀成大禍。
正是因為他,從西元611年到唐朝建立並初步平定亂世,大約西元628年,各種兵變、民變、政變多達136次,先後50多人稱王稱帝,割據一方,終年混戰,天下人口由4600多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