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華夏首屆會議!
醉笑浮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華夏首屆會議!,亮劍:支援抗戰,從過草地開始!,醉笑浮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隨著日本內閣一紙電文抵達關東軍司令部,對於南下發動侵華戰爭的激進派而言,毫不亞於是當頭棒喝。
但對於國民正府而言,對於國軍掌權者而言,更是天大的利好訊息!
自從滿清開始,華夏土地與利益便一直成為列強掠奪的物件,逼迫華夏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就足足有700多個!
從1841年起,經清正府、北洋正府、南京國民正府簽訂700多個不平等條約中。
僅在17世紀末之後,華夏就損失了領土面積大603.46萬平方公里!
而且還不算釣魚島、南華夏海及其附屬島嶼!
拿回屬於華夏自己的國土,拿回國土的控制權,對於華夏軍民不僅是一劑強心劑,更是有利於樹立起國民正府在民眾心中的威望與信心!
而現在。
儘管這一份功績來得莫名其妙。
但是。
他真的做到了!
日本窺視華夏東三省時,正是他為總司令的大北伐時期。
之所以叛變了革命,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因為他派出代表與日本秘密談判,尋求其專權於華夏而日帝國主義不干涉的回報,從而後日本展開合作,並預設日本對華夏的侵略。
究其原因。
是因為他此前的對日觀,是發自內心的佩服和推崇。
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讓他數次在政要場合講道。
“華日兩國無論在種族文化地理人情各方面,皆甚親近,而且在歷史上華夏與英、美、俄、法等西洋各國之關係,皆不如與日本關係之長久而親密。”
除此之外。
他更是對日本明治維新後的進步速度和國民忠義孝友之德,禮儀勤儉之風,表示讚許和欽佩,並推崇日本的武士道,指出日本國魂即為大和魂,大和魂體現的精神,即是武士道。
武士道講究的忠君愛國、好俠尚義、輕生樂死,都有助於日本建構一個現代化的國家。
但同時,他也看出日本對華夏領土的覬覦之心,認為日本視滿洲為禁臠,華夏在無完全準備之前,不應該輕易嘗試解決滿洲問題,這也是在北伐建言書中所提到的重要觀念。
換而言之。
日本在華夏東北的狼子野心瞭如指掌,但他又不敢輕舉妄動,生怕挑起和日本的衝突。
哪怕是在他所領導的國軍北伐時,一再遭到日軍的挑釁,甚至是日軍對駐商埠區的國軍和平民百姓展開瘋狂殺戮,都是要求各師長約束部隊,無令不得外出,避免與日軍衝突。
“忍辱負重,不準抵抗。”
但這句話很快釀成了令後世震驚,造成死傷將近8000人的五三慘案。
儘管事後他表示出了無比的痛心疾首,將此事引為平生奇恥大辱,視為“國恥”、“軍恥”與“民恥”,必須要雪恥。
但隨著奉天的一聲槍響,日軍炮轟東北軍北大營,卻是再次下達了不抵抗,讓東北軍站著成仁的命令。
正是因為一次次的對日軟弱,讓國民軍內部極為不滿,甚至發生兵變!
而這一次。
日本主動表達出善意,吐出到手的利益,毫無疑問會成為他最具影響力的政績!
這份政績,足以讓那些質疑他、反對他、抨擊他對日策略的人,統統閉上嘴巴!
與日方重新修訂簽署新協定後,他在全國軍政會議上神情抖擻、言語振奮!
“自日軍進攻上海和長城各口時,華夏各軍在中央排程下奮起抵抗,雖未取勝,卻表率了華夏軍隊衛國之決心,使日軍精神受到創傷,不敢輕啟戰端。”
“但我們都應該知道,日本已是現代化國家,他們的武器精良,技術高明,華夏在短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