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立武廟,辯保險
公子玄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章 立武廟,辯保險,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經濟建設,公子玄鳥,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所謂堵不如疏,倒不如建武廟讓他們能正大光明的緬懷祭祀。
同時,這也是對秦國將領變相的激勵。想想王翦作為陪祀,位列武廟最前,這是何等殊榮?
“至於陛下昔日所提保險,臣等以為甚好。”李斯這時踱步而出,躬身作揖道:“然以稅相抵,斯以為不可。如今秦國各地皆需用錢,臣以為可先改稅為十稅一,多收的稅糧用以給他們交保險。待四十歲後,每月可領半石糧食。如此,便可解秦困!”
“臣以為丞相之言甚好。”治粟內史踱步而出,抬手作揖道:“臣仔細算過,哪怕黔首活至五十,都無法得利多少。若因病而死,秦能得利更多。更稅為十稅一,如此便可收更多的糧食,足以解秦燃眉之急!”
“荒謬!”
“無恥!”
“左相是將我秦民視作朝三暮四的獼猴?”馮去疾手握玉圭,怒斥道:“諸公都懂,秦民不懂?秦民不懂,閭右豪族不懂?本為好事,卻淪為汝等謀利之術,可恥!”
“不知右相有何高見?”
“保持田稅,以部分為保費。”
“右相只為民爭利,卻不顧吾秦死活?”李斯是寸步不讓,冷然道:“陛下有志,啟兵南征。五十萬大軍,每日所需糧草不知右丞相可曾算過?若依右相之言,才於秦有害於民不利!右相需知治國之道雖拂於民,必立其治!”
“敢問左相,若後續發不出糧食當如何?”
有博士忍不住站起身來。
“修律,更四十為四十五。”
“若還發不出呢?”
“那就增稅。”
“你……”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世易時移,自當要根據實際情況更改律令。”李斯轉身看向秦始皇,作揖道:“臣以為,此策可助秦得利,也算施恩於民。更能掌控黔首,為秦所用。”
“這叫施恩於民?”
“無恥老賊!”
秦始皇輕輕拂袖。
將喧鬧的博士直接拖了出去。
李斯所言的確是於秦更有利,能有效解決秦國的燃眉之急。從十二稅一變成了十稅一,短時間內,秦國可以得到更多的糧食。而且秦國是打著給他們繳納保險的名義,實際上並未增加田稅。活到四十歲後,每月發半石粟米。
這筆賬很好算,一夫三十畝地每年可得粟百石。按十二稅一,得交八石餘。若是交二十年的稅,那就是167石。這並非是說四十歲後不必交稅,按馮去疾所想,那就是從十二稅一變成十五稅一,然後每月還可領半石糧食。以黔首來說,能活到五十那就算好的,說滿打滿算能領六十石。
李斯的法子則不同,秦國更稅為十稅一。每年得交10石的稅糧,但其中的兩石是作為保險繳納的。這麼做對秦國而言就沒有任何影響,反而能得到海量的糧食。說的再直白些,無非就是找個理由多收稅而已。
就算黔首活到五十歲,能得到的保險糧食,不過六十石。而秦國靠這手段多收的糧食,卻有四十餘石。所以,秦國其實也就補貼個十來石。
問題是……能活到嗎?
若是打仗,得死多少人?
就算不打仗,總歸會得病吧?
黔首可不是勳貴,三十來歲病逝的都一大把。能活到四十,那都算好的。至於五十歲往上的,放眼一鄉都是屈指可數。平均算下來,秦國絕對是血賺。
李斯對此則是毫不在意,他只知道這麼做對秦國有好處。至於黔首能不能活到那歲數,就不是他考慮的問題了。若後續真的發不出糧食,他也能更改律令延後發放,亦或者是多收些保費。
秦始皇環視朝公爭論不休,只覺頭疼。其實任誰都知道,李斯說的是對的。因為秦國現在缺錢,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