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玄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0章 百鍊成鋼第一生產力,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經濟建設,公子玄鳥,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很多人所想不同,鐵器其實很早就已出現,商朝時期便利用隕鐵製鉞。並且採用複合合金,以銅為面以隕鐵為刃。

至西周時期,人工鍛造的鐵器便正式出現。像黑夫就搞到把玉柄鐵劍,據說是出自虢國國君的陪葬品。時隔數百年,鐵劍早已是鏽跡斑斑,但玉柄卻得以儲存。

那時用的應該是塊煉法,將鐵礦石放在爐中加熱,出爐時呈海綿狀的固體塊,經反覆鍛打製成鐵器。只是這種方法還很原始,數量少質量差。黑夫記得曾看過個國外大神野外生存,就是用類似的法子打造出鐵器。

至春秋時期,就已出現生鐵冶鑄法。將鐵礦石放在爐內熔鍊,使鐵礦石熔化成液體,而後鑄造器物。昔日晉國就曾鼓鑄刑鼎,將刑書鑄於鐵鼎上。

經過工匠千錘百煉,有時甚至會出現鋼劍。只是這時期的鋼鐵區分不大,當是鐵劍也無妨。

戰國時期就更恐怖了,列國征伐頻頻,變相催動了軍工業的發展,鍊鐵鑄銅的技藝也是得到提升。但這時期的鐵器總體而言質量並不高,所以更多是充為農器,比如鉏、钁、鋤、鐮、斧。

而燕、趙、韓、楚四國則不同,他們的鐵器要更出色,甚至能做到大規模列裝軍隊。秦昭王就曾憂慮楚國的鐵劍鋒利,秦國無法阻擋。而燕國為了鑄鐵甚至搞出了鐵範,這可比陶範要先進的多。

至於趙國就更不用提了,臨邛卓氏就是冶鐵大戶。邯鄲被破後,他們遷至臨邛照樣是靠著冶鐵發家。甚至還能與程氏合作,將鐵器走私給西南夷發家致富。

至於軍工方面可不僅僅是鐵劍,還有諸多鐵製甲兵。燕地的鐵製甲冑,楚國的宛鉅鐵釶(shi),更被荀子比作慘如蠭蠆。韓地則有鐵椎,張良就曾尋鐵匠打造了百二十斤重的鐵椎。還有鐵杖、鐵鉤鉅、鐵殳、鐵銛……包括秦軍陣營內,同樣也有諸多鐵器。黑夫伐楚時,有位軍吏便配鋼劍。

生鐵、熟鐵和鋼的區別就是含碳量不同,像這年頭採用的是塊鍊鐵滲碳鋼。簡單說就是以木炭為燃料,將鐵礦石冶煉成海綿狀的塊鍊鐵。再用塊鍊鐵作原料,在碳火中加熱吸碳,提高含碳量。再經過反覆鍛打,除掉雜質又滲進碳從而得到鋼。

秦始皇輕輕搖頭,看向扶蘇。

“你來說說是何原因。”

“唯。”扶蘇走上前來,緩緩道:“鐵器雖能代替銅器甲兵,然需大匠千錘百煉方能媲美銅器。若想裝備數以十萬計的大軍,根本不足以支撐。”

“若能更快而成呢?”

黑夫揚起抹微笑。

他去嶺南時,其實就已調查過。軍營中使用的鐵器不足一成,更多的還是銅器。關於兵器強弱,並不能做單一的對比。

對秦國而言,鐵器未必就比銅器優越。要滿足軍隊所需,首先考慮的是生產量。如果不能成建制的裝備,自然無法得到秦國的青睞。尋常生鐵或熟鐵並不比銅器先進,鋼的確更強可卻需要千錘百煉而成。費時費工生產效率低下,不能大規模地批次生產。

反觀這時期的青銅技藝已是達到巔峰,數量完全能彌補質量上的劣勢。況且就質量而言,其實兩者之間相差也不大,所以秦國軍隊主流依舊是銅器。

為確保甲兵無誤,秦國還出臺有專門的律令。發給士卒的甲兵若是質量有問題,那麼負責管理武庫的丞和嗇夫全部有罪,判罰二甲並且撤職永不錄用!

憑藉物勒工名,能確保甲兵皆有標記。每次發放都需要做好登記,若是士卒不慎遺失或者損壞,同樣也得受罰。收繳兵器也會對照標記資訊,若是發現有人濫竽充數則先沒收,然後再以《資律》懲治。

“更快?”

秦始皇聞言頓時來了興趣。

實際上,現在秦國鐵器用的還是比較多的。不僅僅是農器,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梟明

紙花船

三國:我要一步一步,成為最高

耐堅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