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蝦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5章 曾經的人,極品小農民,全市蝦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硬的人,我擔心給洪和平留下不太好的印象,所以我才會推薦了董勝利,而上升到了處級幹部這個層次,我認為董勝利無論是在哪方面都比王二凱的發展空間要大得多。
我回到自己包房內,房內一干人都是酒酣耳熱了。
王恆原來是淮鞍東方電纜廠的銷售員,東方電纜廠本來就是最早越秀街道辦的一家集體企業,前兩年經營不善,瀕臨破產,很早就離開了東方電纜廠到江浙一帶去闖蕩的王恆,回來之後就盤下了東方電纜廠,最後聯合東方電纜廠裡他原來的十幾個老同事、老工友,一起花了一百二十萬買下了這個企業,其中他一個人就出資一百萬,剩餘二十萬分別由廠裡其他十來個管理人員及老技術工人籌集。
買下東方電纜廠後改名為天恆電纜有限公司,憑藉他在江浙闖蕩多年積累下來人脈和業務關係,加上體制一理順,又有老技術骨幹和業務人員的支援,天恆電纜公司迅速就恢復了生機,當年就扭虧為盈。
第二年,天恆電纜公司賣掉在老城區內的土地,然後再看開發區徵地八十畝興建了新廠房,就此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幾年發展下來,竟然成為淮鞍市赫赫有名的私營企業明星,王恆自己也有了數千萬資產,被淮鞍市民戲稱為淮鞍首富。
“葉書記,您又出去躲酒去了?這酒我可替您留著,您要想躲可躲不過去,一年就這麼一次,平時請您您又從來不接招,老說工作忙沒必要,共.產黨的幹部要都想你這樣,我看這全國餐飲行業起碼得關掉一半。”
說話的是天恆電纜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平時也就是他和開發區管委會打交道最多。
“打了個電話,沒事兒,老王,老常,你們企業發達紅火了,我們開發區管委會也高興,你們是納稅人,我們是公僕,我們管委會為你們服務那也是應該的。”
我入了座,笑著端起面前的酒杯,微微舉了舉,笑著道:“不過,老王,今年可是一個機會,國家電力公司如果真的把基地確定到我們開發區,可以說,日後我們淮鞍就是整個中西部地區、乃至全國的各種電力裝置和材料的採購基地。
從輸變電裝置到高低壓電器,再到各種線纜電纜、絕緣材料以及各種輔助裝置材料,這個上下游產業鏈如果發展得好,產值達到幾十上百億也不是不可能,以你們天恆現在的發展勢頭,借這個機會擴大規模,做大做強,擴大市場佔有份額。”
“葉書記,這個基地究竟有沒有確定下來,我聽行內的朋友說,國電公司那邊只是確定要搞這個基地,但是現在各地競爭相當激烈,花落誰家並沒有確定,咱們淮鞍這邊,也只是其中一個備選地而已。”
王恆是個矮胖中年人,肥胖臉上小眼睛眯成縫兒,一條皮帶捆在腰間,活像捆在一袋脹鼓鼓的糧食包上。
“老王,這不是什麼秘密,國家電力公司現在不可能向外宣佈他們已經確定了,畢竟,這還得報請國家計委和國務院過一過,但是我有絕對把握,基地會設立在我們淮鞍,這一點我有絕對信心。”
我笑了起來,現在不僅僅是王恆一個人關注這一點,可以說,整個淮鞍市區和電力行業、以及機械行業有關的部門單位企業,都在關注這件事情,可以說,這將決定淮鞍日後將與以前一樣仍然是一個要死不活的半農業大市,還是即將踏上大規模工業化的步伐。
而這一點,企業界比起政府部門顯然要敏感和重視得多,尤其是那些和電力裝置材料、以及機械加工息息相關的企業主們,差一點就要集體籌資,請我去京城幫忙運作這個專案了,幾乎訊息靈通一點的人士都知道,基地花落誰家,很大程度取決於這位新任市委常委兼開發區書記的年輕人能不能為淮鞍市爭回這個機會。
“葉書記,別的我不想多說了,咱們淮鞍不知道有多少人瞪著看著,就是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