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蝦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5章 風聲鶴唳,極品小農民,全市蝦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時候,無論是曾令淳還是魏曉嵐,都覺得我恐怕是在心理上有某方面的陰影了,一下子購置瞭如此多的麻袋、草袋、編織袋,兩倍於尋常儲量的料石、沙石,還有大量的木料、麻繩、鐵絲、發電機組、彩條布等等,簡直就像準備打一場抗洪大會戰一般,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太不正常了,這讓曾令淳和魏曉嵐實在無法理解。

但是,出於對我這個區委書記的威權尊重,兩個人雖然都是心中很不以為然,但這畢竟是實實在在的東西擺在這裡,而且採購一律交由水利局和區上防汛抗旱指揮部統一購置,兩人也就不好多說什麼,反正這些東西就算三五年用不完,也不至於就過了保質期。

我幾乎每隔幾天就要在江堤和河堤上巡視一番,同時也督促著開發區那邊的翠河河堤上做好各種準備,不過開發區位於翠河南岸,地勢較高,問題不是很大,相反,在河北岸的東江區境內倒是問題不少。

我甚至還專門給東江區委書記俞德壽打過電話,提醒他注意翠河北岸的河堤需要加高加固,俞德壽雖然在電話裡相當客氣,但是我感覺得到,對方不過是禮貌性的應承下來,自己這個排位最末的市委常委,並不足以讓一個區委書記點頭哈腰的有令必行。

幾天後,我重新視察翠河河岸時,河北岸情況依然如故,我也是無言以對,這種事情在沒有引起足夠重視之前,沒有人會覺得有什麼大不了,一切都在按照正常的路數走著,別人的地盤上什麼時候輪到你來做主了?

區水利局局長劉永貴是個實實在在的、在水利這一行幹了一輩子的老水利了,歷經這麼多任市委書記和區委書記,他還從沒有見過對防汛工作這麼重視的區委書記,幾乎一週上堤一回,每一次上堤都得看上一兩個小時才會下堤,這一次連分管區長魏曉嵐都不愛來了,也只有劉永貴和另外一名副局長沙一成陪著我來走這一遭。

“老劉,你說今年氣候是不是有些怪異?”

我站在越秀河堤上向上遊看去,越秀河發源於賓州和淮鞍交界地帶的武陵山區中,流經蒼化之後水量陡然變大,到了西江境內水面已經寬達三百米,我最擔心的也就是這條河,擔心上游蒼化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最後影響到西江這邊的防汛抗洪。

“怪異?葉書記,咱們淮鞍天氣本來就這樣,熱得早,涼得晚,和南邊的賓州根本就沒什麼區別,但是北邊通城氣候就比咱們要涼爽許多,都說是這武陵山給捂得,說這武陵山下邊有地氣,熱著呢,所以,連帶著咱們淮鞍氣候也比同緯度的地方溫暖許多。”劉永貴笑眯眯的道。

“老劉,我不是說熱得早的事兒,我是說,你有沒有覺得這天氣就一直這麼悶熱,溼氣太重了,讓人氣都喘不過來的感覺。”

我捻起自己身上襯衣扇呼扇呼,只覺得身上黏糊黏糊的感覺,難受極了。

“葉書記,咱們淮鞍三江匯流,地勢有偏低,日照下水汽蒸騰,就在這一帶溝谷間散不出去,怎麼可能不潮熱?”

劉永貴搖了搖頭,道:“這時候還不算,等到了七八月間,那味道可夠足,比起陵臺那邊要熱多了。”

“唔!陵臺是要涼爽許多,尤其是往東南邊山裡走,那更是涼爽宜人,到囫圇山頂上,這會兒你還得穿厚實一點的外套罩著才行,否則就得凍感冒。”

我還真有些懷念在陵臺的日子,溫泉、幽林、山澗、峽谷、原始森林,這一切都讓人如置身世外桃源,忘卻一切人世間煩擾。

“那是,陵臺那邊多山少平原,森林植被好,又少工業,自然空氣清新,氣候涼爽。”

劉永貴訥訥的道:“葉書記,你在陵臺待了有三年吧?”

“嗯!三年,對陵臺也有些感情了。”

我搖了搖頭,把話題扯回來,問道:“永貴,你說這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小農民

全市蝦蟹

打野之蘇白形孤影隻

愛吃糟蛋的劉長貴

官路:從掃黑除惡開始

仲谷

反派怪人的女英雄養成計劃

默然的紅薯

調劑式許願

海港市的柳生雪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