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蝦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7章 架子真大,極品小農民,全市蝦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們還是第一次碰到。
他們自然不清楚我給企業改制領導小組作的指示,認真配合,備齊資料,調查期間不做解釋、不做阻攔,一切等到調查結束之後再作定論,拿我的話來說,你太殷勤,他肯定覺得你有貓膩,更是來勁兒,你冷淡,他又說你不配合工作,乾脆就把他們當做再普通不過一次調研,對於下邊職工的一些過激反應,也沉著冷靜應對,相信調查組應該有比較理智的判斷解讀。
我也的確沒有多少心思來過問省政府調查組的工作進展,隨著國電公司對淮鞍開發區建設電力裝置和材料製造基地的啟動,長聯電力裝置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和淮鞍市開發區簽署了投資建廠的正式協議,並且已經開始著手進行徵地規劃等前期工作,預備在五月初就要正式破土動工。
而隨著長聯電力裝置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式進入,先前就已經簽署了意向性協議的甬寧絕緣材料廠和申科繼電器廠,也大踏步進入淮鞍開發區,開始了選址徵地和規劃設計的前期準備工作,而伴隨著這三家企業正式落戶淮鞍開發區,立即就引起了前來淮鞍開發區考察投資狀況的一波熱潮。
而在滬海招商引資會上的觀望的多家企業,都向淮鞍市開發區管委會發來了考察投資意向函,開發區管委會也給對方予以了熱情洋溢的覆函,不管哪一類企業,淮鞍開發區都熱情歡迎投資商來考察。
整個四月下旬,我的工作基本上都被這項工作所淹沒,幾乎每隔一天就有一家東部企業到淮鞍來參觀考察,我和李澤海都清楚這第一波機會必須要好好抓住,只有成功的把這第一批企業牢牢吸引在這裡,形成最初始的基礎產業圈,你才能談得上下一波的招商引資,開發區也才能有可持續性的發展希望,所以、無論是我還是李澤海,兩人都是事必躬親。
瞭解來訪企業基本情況,掌握者的心態意圖,策劃考察路線,準備接待方案,每一項工作我和李澤海二人都是親自商量審定。
拿李澤海的話來說,要把每一家考察團來訪,都視為他們是已經簽署投資協議準備來投資的客人來對待,要以十倍的熱情、和百倍的精心準備來迎接,確保淮鞍開發區能給他們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要讓他們感覺到淮鞍開發區與內陸其他地市的開發區的截然不同和吸引力。
短短半個月內,淮鞍開發區已經接待了來自江浙滬三地十三家企業的考察團,其中有五家都明確表露出了投資意願,其他幾家也都表達了進行下一步更深層次的考察瞭解的興趣。
這樣的成績讓包括淮鞍市委、市政府領導在內的許多人都是相當興奮,甚至沖淡了舒志高對省政府調查組來淮鞍調查的擔心。
“曾區長,你們葉書記架子可真大啊!我們調查組來了你們西江區調查這將近一個星期,愣是沒見著他兩次,除了第一天見面會上碰了個頭,我們調查組成員幾乎就沒有和他照過面。”
張越川在省政府辦公廳也算是老人了,搞這種調查也是熟手,如果不是國群省長親自籤批,他也不會來帶這個隊,沒想到來淮鞍之後,所遭遇的這種待遇,還真是他生平第一次遇見。
在市裡還算是熱情,至少主持市委工作的市長和分管副市長見面都親自作陪,而且還不時打個電話詢問一下進展情況,問一問有沒有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但是沒想到到了具體調查地--西江區,卻受到了冷遇。
準確的說,也不能說是冷遇,畢竟區裡給予的配合還是相當到位的,而且也的確沒有設定任何人為的阻撓和障礙,但是作為區委書記的我,卻一直避而不見面,這讓張越川很不是滋味。
“張處長,真是不好意思,調查組來的這時間段,正好遇上葉書記最忙的時候。
可能您也知道,葉書記他還兼著我們淮鞍開發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一職,這一段時間,因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