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蝦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8章 只能接班,極品小農民,全市蝦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絕對老大地位已經受到了挑戰,無論是緊隨其後的曹集,還是表現的咄咄逼人的陵臺,都已經露出了要趕超的態勢。
西江區這兩年卻是陷入了困境,國有企業的不景氣,加之原本屬於市屬企業的一些國有企業也劃歸到了區上,這更增加了西江區的負擔,每年光是這些企業解困問題都把西江區折騰得焦頭爛額,如何尋找到一個適合市情區情的解決辦法,一直是西江區委、區政府努力想要做的事情。
加上這兩年區委書記張紹文與市裡邊主要領導的關係不睦,而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成立和東江區的分離出去,又分走了西江區原本擁有的區位優勢和大量資源,使得西江區更難得受領導青睞,而一些招商引資而來落足淮鞍的企業紛紛選擇了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東江區。
拿西江區幹部的話來說,西江區現在成了典型的‘燈下黑’,四周都是一片光明,唯獨坐落在市委、市政府眼皮子底下的西江區,反而成了破落戶,就連幹部的獎金去年都破例比以往下浮了不少,這也引起了區裡幹部們強烈反應。
這些情況都是我存了一份心思之後,逐漸瞭解到的,董勝利就是一個最好的密探。
無論最後這個市委常委的帽子花落誰家,我估計扣上這個帽子的傢伙,都只有去接張紹文的班。
破而後立,固然是機會,但更多的是壓力和困難,尤其是在這種老城區,又處在市委、市政府的眼皮子下邊,而且旁邊還有兩個強有力的競爭者,一個是市委、市政府的掌中寶心頭肉--經濟技術開發區,另一個是氣勢正盛、輕裝上陣,沒有半點包袱的東江區。
而西江區背上了老淮鞍市的所有離退休幹部的包袱,幾乎所有的老企業也都落在了西江區轄地內,其想要開啟工作局面的難度可想而知,也難怪張紹文頭頂頭髮日漸稀落,那都是給折騰的。
王業輝滿面沉思之色的聽著我的介紹,雖然我一去陵臺兩年,兩人的關係卻日漸密切,甚至把其間的搭橋者--林冰都冷在了一邊。
經常是二人出來獨自品茶論道,卻沒有林冰的份兒,這讓林冰很不是滋味,每一次兩人單獨聚會被林冰得知之後,都少不的一陣埋怨,然後就是電話裡給我一陣排頭。
不過排頭歸排頭,林冰倒是對自己丈夫和我的交往很是支援,她是民.主黨派人士,本來對仕途上的事情也沒有那麼熱心,不過自己丈夫可不一樣,現在已經是省政府的副秘書長,下一步若是要下去鍛鍊,運作得好,去個條件中游的地市,市委書記不敢奢望,弄個市長當一當,還是很有希望的。
只是丈夫有一個很大的劣勢,就是基層經驗缺乏,除了十年前曾經在下掛到玉州市的玄泊區,擔任過不到一年時間的區長助理之外,幾乎就沒有什麼基層工作經驗,讓丈夫多和我接觸,也好透過我瞭解一下基層縣裡的政.權運作情況。
市縣兩級情況差不多,只是規模和層次上的差距而已,而我能在縣裡撲騰得風生水起,也的確讓王業輝也有些好奇,從這個傢伙身上的軌跡也許能學到一些東西,就像這個傢伙想要從他身上了解到這省裡中樞機關的運作情況一下。
“省裡邊的確有這個風聲,準確的說不應該叫做風聲,而是的確有這個動向,省委常委會上已經議過了這個模式,建陽、綿州和藍山走到了前頭,讓經濟發達區縣的書記進常委,的確有利於讓這些區縣的龍頭示範作用更明顯,也能刺激其他區縣發展經濟的勁頭,推廣這個模式是遲早的事情。
只是,常委會雖然議了這個問題,什麼時候真正推開,現在還沒有具體的時間表出來,估計得由組織部那邊拿出具體方案來,再來由書記會或者就是三人會來確定組織部提出的人選。”
王業輝在省委、省政府都沉浮了多年,對於省委裡邊這些程式十分熟悉,要說各地市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