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蝦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56章 導火索,極品小農民,全市蝦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回到陵臺縣裡時,已經是中午兩點過了,自己甚至來不及吃飯,就召開緊急會議,聽了基本情況彙報。
情況和唐耀文在電話裡介紹的差不多,一名在校大學生牽的頭,但是他本人並沒有參予衝擊工地和到市政府上.訪,主要是針對製革企業的汙染問題,但是其間也反映出一些其他問題,比如東南鄉徵地賠償以及用工問題、東南鄉道路建設問題以及要求農轉非的問題,這一翻出來,就有些複雜化了。
“徵地賠償從政府層面上沒有問題,主要是涉及到兩個村,因為兩個村土地並沒有佔完,只是徵用了一部分,涉及幾個生產隊,而由於土地不足,所以又從其他幾個生產隊調整土地補充,而現在這幾個生產隊不同意這種調整補充方式,而要求按照現有土地實有面積進行補償和農轉非,但是這和政策有些矛盾,而且村裡其他幾個生產隊也不同意這種方式。”
東南鄉黨委書記在我面前顯得有些緊張,很顯然,自己這位年輕的縣委書記來陵臺不到兩年,固然把一方經濟帶動了起來,但是這也讓陵臺付出了相當代價,那就是陵臺相當大一批幹部因此被冷藏和閒置,甚至下臺進了班房。
“還有什麼?”
我一邊記錄著,一邊頭也不抬的問道:“一次性給我抖落乾淨,若是日後又有什麼暴露出來,那就是你郭隆峰的責任了!”
“呃!還有就是在用工問題上,因為這兩個村群眾認為,皮革廠建設用地大多都是在兩村原有土地上,希望在用工問題上優先考慮兩村的剩餘勞動力,另外也就是在土建和砂石等建築材料問題上,也能夠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使用本地人提供的材料。”
郭隆峰咬著牙關道,他知道這番話一出口只怕就要引起風波,但是不說最終問題還是要暴露出來,我的話不是虛言恫嚇,自己是說得出做得到的,還在當副縣長時,就能把牛德發給一腳踢到文化局上去待著,現在,那就更不用提了。
果然,我手中筆停頓了下來,眼睛也眯縫起來,目光睃了一眼坐在另一側的公安局長陳雷,郭隆峰心中頓時一緊。
“郭隆峰,我問你,你給我老老實實的回答,用工問題不是問題,你東南鄉和河東新區管委會協調完全可以解決,我相信你不會不清楚這一點,至於建材供應問題,我倒是很感興趣,究竟是什麼人想要在這裡邊起了花花心腸?”
我目光如炬,見郭隆峰垂首不語,就輕輕哼了一聲,道:“不用在我面前裝傻,這些年我和公安這條線上的人打交道多了,這裡邊的門道我比誰都清楚!老龐,陳局長,這件事情我交給你們倆,如果有鄉村幹部裹脅在其中,自然有黨紀政紀等著他們!如果有自以為可以稱王道霸、耍門檻。擺威風的,那你這個公安局長,我看就只能當糧食局長了!”
龐鈞和陳雷都是連連點頭,認真坐著記錄。
“好,繼續,郭書記。”
“另外一個因素,恐怕就是涉及到我們整個東南鄉。”郭隆峰頓了頓之後才道。
“整個東南鄉?”我目光一凜,道:“你說!”
“葉書記,我們東南鄉雖然屬於縣城的郊鄉,但是其實狀況比新坪和馬首的那些個鄉都還不如,你看新花公路和花蓬公路,雖然打通了縣裡的主動脈,但是我們東南鄉正好處在河東一隅,背靠就是浦渡鎮,而通往浦渡的公路,距離我們東南鄉也還有好幾公里,旅遊開發區沒我們的事兒,養殖基地也與我們沒有關係。”
“就算是桂溪大橋修好了,可是河東新區就規劃到了咱們兩個村的一部分就再也不往南了,也就是說,咱們是什麼也靠不上邊,就連路現在都還是碎石路,經濟發展也很受制約,鄉里不少群眾看了新坪和馬首這邊,都在罵咱們鄉上幹部沒用。
可這從河東新區的道路規劃都還沒有拿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