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蝦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8章 調整,極品小農民,全市蝦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因為有如此厚實的底氣,陳省長在成為常務副省長之後,依然十分關注經濟發展,每每到下邊地市,首先便是考察當地典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
拿他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根基,從典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環境、規模和速度,就可以看出這個地方的經濟活力有多高。
陳省長原本對淮鞍不太好的觀感,在看了陵臺後,勉強有了一點轉變。不過從他臨走之前,與霍崇浩和胡升達的談話看來,陳省長對於淮鞍地區的經濟發展工作,還是相當不滿意,這讓霍崇浩和胡升達在返回淮鞍的路上,心裡都是沉甸甸的。
“老胡,陳省長對於咱們地區經濟發展很有看法,尤其是對咱們縣級經濟發展,提出了相當嚴厲的批評。我感覺到,這不是他個人的看法,只怕是整個省委、省政府對於我們淮鞍地區的看法。”
霍崇浩很少見的招呼胡升達和自己坐進了一輛車裡,而且罕見的點了一支菸,皺著眉,抽了起來。
胡升達並不比霍崇浩輕鬆半點,黨委管方向、管人事,政府管執行、管經濟。如果真要追究下來,無疑,他這個市長才是首當其衝要被打板子的。
淮鞍地區這兩年經濟發展滯後,霍崇浩才來不到一年,還勉強說得過去,而他這個市長已經擔任了三年,而且拿外面的話來說,其間還因為黨政不和原因,省委還對淮鞍地區主要負責人進行了調整,原任市委書記調離,保留了他自己,照理說,這就是省委對他的信任了,但是現在的情況,似乎並不容樂觀。
“霍書記,你有啥想法就說出來吧,我看我們淮鞍也是該到動一動的時候了。”胡升達聲音顯得有些沉悶,他也意識到,這一次恐怕霍崇浩不會善罷干休了。
陳立剛的視察,總的來說應該是失敗的,雖然曹集的中草藥基地看起來還算差強人意,但是無論是陳立剛,還是他們這些市領導都清楚,這種預先準備的表面文章,肯定會是花團錦簇,所以陳立剛根本沒有多大興趣,倒是陵臺這個臨時看的點,才算讓陳立剛稍稍改變了一點看法。
“原本我的想法是,等到省裡季書記將各市的班子人事調整結束後,再來進行我們市的調整,但是現在看來,我們再等下去也許就沒有我們調整別人的機會,也許就是省裡邊調整我們倆了。”
霍崇浩微微苦笑,道:“上一次我就說過了,組織部門對排位後三位的縣委、縣政府班子,要進行一次徹底的測評和考察,看看是不是有他們自身原因造成班子不團結、工作不力的原因。”
胡升達還是第一次見到霍崇浩用這樣坦誠的語氣和自己對話。
從霍崇浩到淮鞍就任市委書記以來,兩人關係似乎就沒有真正融洽過。雖然霍崇浩前期表現相對低調,但是胡升達卻清楚,對方的低調不過是在摸清情況、積蓄力量,而這兩三個月來,霍崇浩的表現也證明了胡升達的判斷,尤其是在七月那次市委會上,霍崇浩罕見的點名批評和要求組織部考慮研究班子問題,也讓胡升達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對方的壓力。
一把手永遠在角力中佔據著主動優勢,除非這個書記不會當書記,胡升達不是不明白這一點,前任書記能被自己逼走,並不代表這種情況可以複製,上任市委書記是從省裡一個局行下來的,並不真正瞭解、熟悉基層工作,所以自己才得手了。
而霍崇浩不一樣,他也是從縣長、縣委書記再到市委副書記、市長這個角色一步步幹起來的,基層經驗絲毫不亞於自己。
但胡升達也知道,如果自己輕易表現出退讓姿態,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自己這一系力量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他不得不繼續保持著強勢,但是強勢的背後,胡升達也不是沒有留有轉圈的餘地,他一直在等待著對方丟擲和解的橄欖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