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蝦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3章 感觸,極品小農民,全市蝦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霍崇浩每天到辦公室第一間事情就是先澆花,拿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陶冶情操,讓自己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然後就是處理緊急政務和檔案,如果沒有其他重要事情,他就要瀏覽報刊,從《人民日報》、《經濟日報》再到《江州日報》和《淮鞍日報》,同時也會抽時間看看《江州商報》。

他看報紙都很有選擇性,一般性的社會新聞他都不怎麼看,頂多看看標題,而涉及經濟發展類的,他卻相當感興趣,尤其是涉及淮鞍的,更是要一字不漏的看個清清楚楚。

《江州日報》經濟板塊的一個醒目標題立即讓他眉毛一挑,《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陵臺縣招商引資結碩果》,細細讀完之後,霍崇浩站起身來在辦公室裡一陣踱步,想了想之後,霍崇浩才又吩咐秘書,道:“請湯秘書長到我辦公室來一趟。”

“霍書記,您找我?”湯彥琳踏進霍崇浩辦公室時,手中是握著兩份報紙和一份傳真件的。

“嗯!坐吧,你也看到了?”

霍崇浩坐進鬆軟的沙發裡,道:“這個葉慶泉,還真是有些本事啊,閩南燦煌集團可是有名的小食品生產商啊,連我女兒都經常買他們生產的什麼楊梅皇、杏脯這些東西吃,比起那個陳氏集團還要有名得多啊,如果能夠引來到我們淮鞍投資落戶,那對於我們淮鞍的食品工業提升,很有幫助啊。”

“是啊,霍書記,京城裕泰公司也不簡單啊,裕泰公司可是全國茶葉生產銷售企業排名前五強的企業,在南粵、閩南還有皖徽這些地方都有生產基地,規模相當大,而且擁有獨.立的外貿出口權,是一個典型的外向型企業,如果這家企業能看中我們淮鞍,那對於我們淮鞍的茶產業,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

湯彥琳點了點頭,她也看到了霍崇浩書案上的《江州日報》,就說道:“霍書記,還有這份《人民日報》你看過了沒有,篇幅雖然不大,但是我看,比起《江州日報》這篇報道,份量可要重得多啊。”

“噢?”

霍崇浩怔了一怔,《人民日報》?這他倒沒有注意,經濟板塊他一晃而過,似乎沒有關於江州這邊的新聞啊,難道說,還能有什麼牽扯到淮鞍這邊的新聞?於是他微一搖頭,道:“這我倒還沒有注意,有什麼好訊息麼?”

湯彥琳沒有多說什麼,徑直把《人民日報》遞到了霍崇浩手上,霍崇浩有些疑惑的接過報紙,細細閱讀起來,篇幅並不長,甚至連題目也沒有,只是一則簡訊,內容也是言簡意賅。

“江州省陵臺縣大力推進整風運動,改進機關工作作風,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打造優良投資環境,僅第三季度就引進外來投資八家,總投資超過五千萬元,同比增長百分之三百八十。

與此同時,縣委、縣政府打破僵化觀念,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全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政策,有力的促進了本地私營企業發展,僅第三季度,就有十一家個體私營企業開業,投資金額超過六百萬元,超過去年全年。”

霍崇浩細細的品味著這一則不足兩百字簡訊,似乎要將每一句話都咀嚼個夠,琢磨出其間蘊藏的深刻含義。

“秘書長,不簡單啊,連《人民日報》都注意到了,陵臺縣還真是讓人刮目相看啊。”

霍崇浩此時的心情相當舒暢,雖然《人民日報》半句沒有提及淮鞍市,但是那無關緊要,重要的是省裡主要領導能夠看到這一則訊息就夠了,陵臺縣能取得這樣的成就,當然離不開市委的堅強領導,省裡主要領導看到後,當然清楚這一點。

“嗯!陵臺縣第三季度的發展速度相當快,gdp增速名列全市第一,固定資產投資甚至遠遠超過了西江區,這種速度很是讓人吃驚,我覺得這應該和陵臺縣大力整肅機關作風,改善投資環境有很大關係。

前些時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小農民

全市蝦蟹

打野之蘇白形孤影隻

愛吃糟蛋的劉長貴

官路:從掃黑除惡開始

仲谷

反派怪人的女英雄養成計劃

默然的紅薯

調劑式許願

海港市的柳生雪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