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章 啟蒙四經(1),三國小師弟,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因為塗晉早在蜀地就改良了造紙的公益,現在關中益州,紙張可是一點都不稀缺。
“琰兒看看!”
塗晉將書冊遞給蔡琰。
“啟蒙四經!”
蔡琰接過來一看,就看見封面上四個大字,旁邊的還有一個署名——漢益州牧·塗晉蔡琰著,名字後面都有字,塗晉字景寒,蔡琰字昭姬。
“夫君,怎會有妾的名字?”蔡琰一臉的好奇,因為這啟蒙四經,她此前並不知道。
“哈哈!”
塗晉笑著道:“此經本就是吾與愛妻共著,自然要署愛妻之名也。”
蔡琰聞言愣了一下,有些期待的翻開書冊的封面,第一頁便是四經的目錄。
接著再翻一頁,蔡琰認真的閱讀起來: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
“教之道,貴以專。”
“昔孟母,擇鄰處。”
“......”
當蔡琰讀完,有些激動的道:“夫君,這三字經真好,很適合用來做啟蒙教學。”
“嗯!”
塗晉也微微點頭。
這啟蒙四經的第一經,就是國學經典《三字經》,塗晉小時候經常背誦三字經,他現在只需將它默寫下來即可。
只不過在光武興,為東漢就進行了截斷,下一句本是四百年,終於獻,不過現在漢獻帝剛登基沒兩年,塗晉自然不能將其原文寫上,於是在東漢興的下一句,變成了古今史,全在茲。
“百家姓?”
看完三字經,蔡琰又翻到了啟蒙四經的第二經,第二經名為《百家姓》。
“何為百家姓?”蔡琰問。
“這是吾整理的天下十三州的姓氏......”塗晉笑著說道:“共計一百五十三。”
百家姓出自北宋初年,原本收集姓氏有四百一十一個,後來補充到五百零四個,其中單姓四百四十四個,複姓六十個。
不過塗晉記得不全,他這一版的百家姓,只有一百五十三個姓氏。
聞言,蔡琰有些驚訝,本能的開始閱讀起來:
“劉塗蔡王,呂趙霍曹。”
“李吳袁韓,周鄭盧張。”
“馮陳褚衛,蔣沈韓楊。”
“......”
蔡琰認真的唸完每一個姓氏,塗晉此時心裡自然是非常激動,在前世時,他讀百家姓時,其實是有些鬱悶的。
因為他姓塗,這個姓氏本是一個古老姓氏,始祖可追溯到大禹時期淮河流域的塗山氏國。
雖然姓氏古老,但是由於人口不多,在百家姓當中也只是排名第一百四十三位。
這次塗晉書寫啟蒙讀物,就可以對百家姓做出了調整。
現在雖然群雄逐鹿,但依然還屬於大漢王朝,所以這第一個姓塗晉給了天子姓劉。
至於第二個,塗晉毫不猶豫就給了自己的姓塗。
雖然現在天下姓塗的應該也不多,但是塗晉堅信,透過他的努力,他一定可以讓涂姓成為東漢之後的大姓。
第三個姓氏,塗晉給了姓蔡的,因為他老婆蔡琰姓蔡啊。
接下來則是隨便亂編,直到第十七個姓時,乾脆就照著原來的百家姓往下寫就行。
......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