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章 明公當興義兵,三國小師弟,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十九日。

成都,刺史府。

“明公!”

長史周群,當眾向塗晉說道:“東郡太守橋帽,傳檄各州,希望各州郡起義兵,共誅董卓。”

聞言,眾人皆驚。

這幾個月洛陽發生的事情,早已傳遍益州,八月二十八日奉大將軍何進之令進京“勤王”的幷州牧董卓,率軍抵達洛陽,在洛陽城北的北邙阪下迎接天子劉辯。

當天下午,天子劉辯在董卓的護送下重回皇宮,大赦天下,改元昭寧。

九月初一,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威逼何太后下詔廢黜天子劉辯為弘農王,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改元永漢,董卓自領相國,掌控朝局。

董卓擅行廢立,同時誅殺異己,很快引起了官僚士大夫的憤恨,各地討伐董卓的呼聲日益高漲。

“諸君!”

塗晉看完周群遞過來的檄文,不置可否的問道:“我益州當響應乎?”

自中平元年穿越至今,塗晉從一個小山村的地主,因連平張修之亂、馬相趙袛之亂,終於坐上了益州牧的位置。

幾個月前,又兵不血刃接管了蘇固鎮守的漢中郡,現在益州漢中已經連成一片,全在他的掌控之下。

而且他在進出秦嶺的各處關隘,都布有重兵。

過去的這幾個月,益州各地大肆招兵買馬,目前益州有老兵三萬,新兵四萬。

於此同時,塗晉也將巴郡的六大產業,基本都已經遷移至成都周圍,因為這些產業,可以給他帶來很多財富,即便巴郡現在也在他信任的人治下。

但是這些產業還是掌控在自己手裡,更為妥當。

如今橋帽傳檄各州,共討董卓。

我是順大勢出兵討伐董卓,還是坐山觀虎鬥,割據益州繼續發展......塗晉在心裡盤算著。

“明公!”

別駕董扶,出列說道:“中原混戰,與我益州何甘?”

“明公只需坐鎮益州,以觀中原局勢......”說著,董扶淡淡一笑說道:“待到時機成熟,我益州之兵北出秦川,一戰便可平定天下。”

“別駕所言極是!”

有不少人站出來附和說道。

董扶的反應,塗晉早就預料到了,因為他當初返蜀,給塗晉提的建議就是,控制整個益州,然後厲兵秣馬,然後坐等中原大亂,待時機成熟後,塗晉再起益州之兵北進關中。

當然,塗晉也覺得這個建議不錯。

即使後來諸葛孔明的隆中對,也是讓劉備佔領荊州益州,然後休養生息,養精蓄銳,等待時機,然後平定天下。

但是——

就在眾人支援董扶的言論時,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笑著出列道:“明公!”

此人名叫黃權,字公衡,閬中人士,現為益州主簿。

“明公!”黃權道:“屬下以為,明公當興義兵,共誅國賊......”說著,他淡淡一笑道:“如今董卓亂國,群雄爭相討伐,明公若安坐於蜀中,待伐董結束之後,明公當如何自處?”

“公衡何出此言?”周群疑惑的問道。

周群是益州長史,也是塗晉的師兄,他的建議,其實與董扶相同,那就是中原任其亂,待到時機成熟,坐收漁翁之利。

“我益州初定。”周群道:“何以出兵至中原?”

“還有,即使明公不響應群雄伐董?”周群看向黃權,疑惑問道:“又如何不能自處?明公乃益州州牧,守護益州是明公的本份,是否伐董,全憑自願,況且伐董非是朝廷之命,明公何故非要從之。”

“呵呵!”

黃權淡淡一笑道:“董卓,何人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農家小憨娃大志向

聽風問水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