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湯折耳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章 先禮後兵,三國小師弟,酸湯折耳根,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寒不敢衣,飢不敢食。
民有斯厄,而莫之恤。
大漢王朝自高祖皇帝劉邦斬白蛇起義,傳至東漢末年,朝廷貪汙腐敗橫行,宦官外戚爭鬥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大漢國勢日漸衰弱,加之連年的大旱,導致莊稼顆粒無收。
天下黎庶真可謂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
中平元年(184年),正月。
漢昌縣,磨盤村。
“這日子沒法兒過了。”
一名衣衫襤褸的中年漢子,嘆息說道:“眼看就要春耕,可我們沒有一粒種子,這可怎麼辦啊?”
大樹底下,幾個面黃肌瘦的村民,他們一邊颳著不多的樹皮,一邊看著不遠處的荒地,唉聲嘆氣。
“唉!”
一老漢也是嘆息一聲,道:“這年月,過一天算一天吧,咱們村好歹還有這些樹皮草根可以勉強度日,我聽說三叉河那邊,年前就已經開始易子相食。”
三叉河村距離磨盤村不遠,也隸屬於漢昌縣管轄。
“我們去求求塗家吧。”
“求他們借我們一些種子。”
一個年輕人,突然放下樹皮,看向遠處的一座宅院,那是磨盤村大地主塗氏的宅院,這磨盤村周圍數百畝水田、旱地、山林都是他家的產業。
“有了種子我們就能種田,幾個月後,就能收穫糧食。”
正日(春節)過後,磨盤村下了一場久違的大雨,這讓村民們似乎看到了希望,有了雨水莊稼就會有收成。
但是,連年的災荒,早就耗光了村民的積蓄。
不少人現在只能靠吃草根,刮樹皮來度日,哪還有種子播種?
“算了吧!”
剛才說話的老漢,微微搖頭,道:“那塗家人也是為富不仁,吃人不吐骨頭,這兩年村裡也沒少餓死人,他們出手幫過誰?”
說著,他莫名的冷笑一聲,道:“不過老天爺開眼了哩,他家唯一的兒子塗晉是個傻子,年前塗庸也病死了。”
“死得好!”
另一個村民附和道:“現在塗家就剩一個傻子,真是報應。”
對於塗家,這磨盤村的村民,幾乎沒什麼好感。
此前好年景的時候,他們是塗家的佃戶,但是塗家的佃租是非常高,佃戶們種出來的糧食,七成得交給塗家作為佃租,剩下三成才歸他們這些佃戶所有。
“就是因為塗晉是個傻子,或許他能借些種子給我們......”年輕人站起身來,說道:“現在也只有塗家能夠幫到我們,我們若是不去求塗家幫忙,用不了多久,我們就算不被餓死,恐怕也得像三叉河村一樣。”
村民們都不說話了,因為年輕人說的不無道理。
現在他們還能刮樹皮,挖草根,但是這些東西又能幫他們撐多久呢,樹皮草根吃完了之後,他們又拿什麼果腹?
就在村民們沉默的時候,一個聲音突然在山間響起。
好像是有人在唱歌。
只是曲調有些怪異。
“古蜀國向北,兩千六百里呀。”
“天知道角寶梁,萬人的黃頭巾。”
“只為那蒼生,要改天命。”
“洪水滔滔,滿瘡痍。”
聽著這奇怪的曲調,眾人都循聲望向旁邊的小山頭。
“好像就是塗晉。”
那年輕人看向山頭對眾人說道:“平日裡我們很難見到他,今日他就在眼前,我們正好去求他。”
“求什麼求?”
一箇中年漢子,突然眼神一挑,道:“我們不如把他抓起來,然後去問塗家要糧食,塗晉在我們手裡,還怕塗家不給我們糧食?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