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蒹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9章 空歡喜一場,笑看山花爛漫時,昨夜蒹葭,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深,萬籟俱寂,只有窗外雪花落地的簌簌聲。

黨委書記緊鎖眉頭,就著桌上統計表格,細細分析全鄉三十三起雪災事故,並默記於胸,再根據輕重緩急排出自己親臨現場的日程。

就是不分晝夜,也難以在三五幾天之內全部跑完現場啊!

江寧心憂如焚,單手按住自己太陽穴,一動不動,像尊雕塑。

辦公桌下,他雙腳泡在一盆熱水中。

冬嬸心細,知道江寧喜歡長時間泡腳,於是給他準備的熱水溫度更高一些。

腳熱全身暖和,這是山裡人御冬的土方子。

九十年代末期,橫山鄉經濟依然落後,個別家境蕭條的農戶雖然有得吃,但是未必吃得飽,自然談不上吃得好。

觸類旁通,他們身上有得穿,不至於衣不蔽體,只是沒幾件保暖的棉衣。一到冬天,這裡百姓主要靠三件東西禦寒,一酒二辣三熱水。

才到橫山工作那個冬天,江寧很是不明白,去茶館喝茶暖和倒可以理解,既然有錢買酒買辣椒,為何不去買件嶄新棉衣呢?

久而久之,他終於明白,原來山裡人早已習慣天寒地凍的天氣,僅靠物理禦寒終究是被動的,唯有增添身體熱量才是更好法子。只是,這也很有可能是此地貧困的原因之一。

如今,恐怕再好的禦寒土法子,也難以抵抗十年未遇的大雪帶來的嚴寒,稍有不慎,就有人和牲口凍死凍傷。

保人,是抗擊雪災第一要務。

至於牲口,應保盡保,只能做到最大努力減少群眾財產損失。

作為黨委書記,江寧深知自己的角色定位,不能像普通幹部那樣蹲守事故現場具體處理災情,而得像個戰場總指揮,制定作戰方案,科學調動軍馬,致力打贏這場橫山抗災戰役。

軍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抗災戰役已經打響,主持縣政府工作的常務副縣長雖然答應給予一百二十萬元的救濟資金,但是沒到賬的資金猶如水中花鏡中月,老百姓都知道,只有手上拿著嘴上啃著的餅,才是最安心的。

江寧無暇前往縣城催促資金到位,只得自力更生拼湊資金,解決燃眉之急,確保抗災取得實效。

比如,今日下午鄉社服辦跟中心學校送去的五千元燃料費,就是應急之舉,無論如何都得先行保證孩子的需要。

當然,晚上會議上,各位幹部的表態極其讓人滿意。

越是關鍵時,越能檢驗隊伍凝聚力和向心力。這是江寧就任橫山鄉黨委書記以來,首次探究下屬對自己支援態度。

眾望所歸與人心向背,兩者截然不同的走向,是一個領導者如何帶領隊伍的絕對衡量標尺。

感覺腳下熱水變成溫水,最後成了冷水,江寧手忙腳亂將雙腳提出腳盆,揉了揉又冰涼的腳丫子,不禁苦笑。

這時,桌上傳來qq的滴滴提示音。

年輕人盤腿坐在椅子上,點開對話方塊,啪啪敲字。

“嗨,清柔,凌晨兩點還在辦公室加班啊?”

“誰說我在辦公室?”

“若不在辦公室的話,如何qq聊天呢?”

“傻帽,手機唄!”

“手機?”

“哎呀,對不起,我忘了,你還不知道現在最新出現了智慧手機,跟電腦差不多吧,打字、聊天、拍照都行呢。”

“啊?智慧手機如此先進?”

“當然啦!”

“價錢很貴吧?”

“大約兩萬吧!”

“媽耶,太離譜了吧?相當於我兩年工資呢!”

“嘻嘻,喊姐姐,別喊媽媽!”

“給你個眼神,自己去體會。”

“元旦我回嘉州,給你捎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小農民

全市蝦蟹

打野之蘇白形孤影隻

愛吃糟蛋的劉長貴

官路:從掃黑除惡開始

仲谷

反派怪人的女英雄養成計劃

默然的紅薯

調劑式許願

海港市的柳生雪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