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蒹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3章 秋風知我意,笑看山花爛漫時,昨夜蒹葭,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轉身繼續往前走。
鄉幹部性格開朗,被臭罵一頓反倒激起聊天熱情,各自擺著東家媳婦西家姑娘,都是些沒個正經的俏皮話,只圖一個樂呵,下村氣氛輕鬆活潑了許多。
去年,橫山鄉分配來一位村官大學生,時任黨委書記柳遠熙將其留在鄉政府黨政辦做事,當時丟擲的理由便是許家坳村地勢偏遠,村上沒啥活兒,住宿也不便安排。
江寧心中明白,實則是柳遠熙聽從了兼任黨政辦主任的黨委委員卓雲的建議,誰不想麾下多些人手?
俗話說,人多好乾事,人少好吃飯。
只要有新人到來,就必定引發一場鄉政府班子成員之間爭搶人手的明爭暗鬥。
只不過,這次卓雲贏了。
將近一年過去,這位名叫霍不群的小夥子工作極為踏實,尤其擅長公文寫作,讓當時主持鄉政府工作的黨委副書記江寧不禁另眼相看,經常與之交談,聊得相當投機。
下午,上班時。
推開黨委書記房門,霍不群不禁啞然失笑。
只見,室內水泥地板上,平鋪著設計圖紙,足足九張。
江寧脫去鞋襪,赤足盤腿坐在圖紙中間,嘴裡橫咬著一支鉛筆,手拿一卷A4紙張大小的縮微圖紙,不時蹙眉沉思,時而焦急尋找,時而拿筆在圖紙上畫幾筆。
開啟的窗戶有風吹來,地上紙張“沙沙”作響。
看見站在門口的霍不群,黨委書記招招手,燦然喊道:“不群,快來,你也瞧瞧,提出個人建議,供我參考。”
霍不群丟掉手中檔案,脫去皮鞋,赤足走進屋,跪在地上,撅腚俯首,仔細檢視設計圖紙。
兩位年歲僅差一年的年輕人,像孩童玩遊戲般,保持怪異姿勢,在圖紙上整整待了一下午。
天光逐漸晦暗,下村各組尚未返回,鄉政府四合院一片靜悄悄。
江寧躺在圖紙上,指著身旁那張許家坳境內村道設計圖紙,蹙眉道:“不群,我總覺得許家坳修建兩座橋樑成本太高,你瞧瞧,有沒有可能讓道路迂迴而過?”
霍不群再次撅腚俯首,詳細檢視一番,斟酌道:“若不建設三道拐那座橋樑的話,順著山勢下坡再上坡,估計迂迴里程得有五六公里吧?”
江寧沒開腔,示意小夥子接著說。
霍不群撓了腦袋,自顧自說道:“我個人覺得,先不用建設橋樑,雖說迂迴里程太遠,但造價卻比建設橋樑低了許多,更划算呢!”
“還有,若將來有一天非建橋樑不可,完全可以等到毛桃村與許家坳村經濟發展較好時,再考慮建設也不遲。”
“有道理!”
江寧翻身坐起來,湊過去再次檢視圖紙。
這時,門口突然出現一個人影。
瞧著兩位年輕人腦袋碰腦袋,來人哈哈笑道:“喲喂,江書記,你們這是幹啥啊?總不是在圖紙上尋找寶藏吧?”
江寧聞言,扭轉身子,繼而笑道:“柳大哥,您來得正好,過來瞧瞧,一起參考參考!”
柳樹國欣然同意,同樣赤足走進屋。
待江寧說明情況,柳樹國蹲下身子,僅看了一眼圖紙,隨後便坐下,蹙眉思考一陣,沉吟道:“那兒地形,我熟悉,坡度極高,即使盤山修建道路,勢必形成數個‘之’字拐彎,一來容易導致行車安全事故,二來里程增加不少,不利於縮短兩個村的空間距離,意思是老百姓步行的話,路途更遠更耗時。”
江寧沉默以對,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柳樹國誠懇道:“江書記,說實在的,您對得起我,柳樹墩是個感恩之人,自當為橫山出把力,至於作用多大,我也說不準。”
“我覺得,修建村級道路,是天大好事,更是橫山百姓心中埋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