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蒹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章 衣袂飄飄,笑看山花爛漫時,昨夜蒹葭,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橫山的秋天來得更早一些,八月上旬已經完成秋收,農家屋前院壩曬著稻穀,橫七豎八的金色方塊掩映於青山碧樹之間,猶如一幅斑斕油畫。

場鎮一如往常的街面行人稀疏,茶鋪裡永遠熱鬧非凡。除了包間裡打麻將的,以及坐在通堂玩川牌的,那些個三三兩兩圍聚一桌喝素茶的老茶客,七嘴八舌聊著昨日圍堵鄉政府一事。

橫山人近八成屬於柳、蘇、許三大姓氏家族,更接近湖廣人口大遷移時真實狀況,現在家族後人無人知曉祖輩相處水火不容的事發起因,反正世代以來就這樣約定俗成了。

橫山場鎮茶鋪共計十八家,柳姓人開設九家,佔據半壁江山,而另外一半則由蘇家、許家各按六三比例佔據。茶客們選擇本姓人家的茶鋪喝茶,不經意中構建起三個不同圈子。

個個茶鋪皆言語喧沸,都離不開昨日之事,只是情形不盡相同。柳姓茶鋪的茶客指責許家人斗膽毆打柳家門面人物,只待柳樹墩一聲招呼,定要去野石村討要說法。許姓茶鋪的茶客針鋒相對,怒罵柳家人不要臉,不僅欺負許家媳婦,還讓派出所銬了人,簡直是許氏家族的奇恥大辱。倒是蘇姓茶鋪不時傳出陣陣歡笑聲,幸災樂禍意味濃郁,大有站在一旁看戲的架勢。

橫山生存條件較差,民眾生活貧苦,也許是因為破罐子破摔的破罐子都沒有幾隻,光腳的歷來不怕穿鞋的,自古民風彪悍,骨子裡流淌著好鬥血液,只要遇到不平事就拿拳頭講道理,毫不含糊。

據史載,三大姓氏家族曾經發生過三次群體械鬥,起因往往是爭田爭水等一些毫不起眼的小事,繼而引發群毆,每次死傷都在百人以上。近二三十年間,隨著地方治安管理越來越嚴格,三大姓氏家族有所顧忌,從未燃起大規模戰火,只是小打小鬧不斷髮生。橫山鄉黨委政府每年都會花去大量精力介入協調,不遺餘力平息紛爭。

坐在重慶小麵館吃食的副鄉長江寧聽鄰桌就餐者說起,心裡猛地一沉,眉頭緊蹙,放下筷子,推開面前還剩半碗麵的粗瓷大碗,再無半點食慾。

他這時才明白,幹群糾紛僅是毫不起眼的導火索,真正的炸藥卻是橫山家族紛爭。鄉黨委政府稍有不慎處置不當的話,很有可能發生大規模械鬥,甚至出現血流成河的悲慘局面。

年輕人匆匆趕回橫山鄉政府。

黨委書記柳遠熙一身汙泥,站在四合院中間大聲吆喝,指揮二十餘名鄉幹部收拾殘局。

偌大鄉政府機關沒了往日寧靜從容,人人悶聲不響忙著拾掇,就連平日裡最愛開玩笑的食堂師傅趙寶安也是一臉肅容,埋頭搬著破爛桌子。

江寧走近黨委書記身邊,輕喊一聲。

柳遠熙很是詫異地瞧著副鄉長好半會兒,隨即似乎明白了什麼,只是點點頭,說一句“下午縣委工作組還來橫山”之後就不再說話,跑過去幫忙抬垃圾筐。

江寧挽起袖子,參與其中。

好在縣寧遠建築公司、縣保險公司等縣級部門所捐贈電腦尚未送貨,目前打砸損壞的辦公傢俱主要是腐朽陳舊的辦公桌、椅子以及溫水瓶等易碎物品,都不值幾個錢。

忙活近三個小時,江寧看了看腕上手錶,見時間已到下午四點半,料想縣委常委會議已經結束,增添了縣委組織部人員的縣委工作組應該正在前來橫山的途中。

鄉幹部分成五六個人堆,蹲在四合院不同角落閒聊。

江寧瞅了瞅不遠處人群中手舞足蹈開心大笑的蘇繡和一臉悠然抽著香菸的莊雲錦,猛然想起中午吃麵時聽到的議論聲,於是輕聲嘆口氣,含含糊糊說道:“柳書記,我擔心此事不會輕易作罷。”

柳遠熙以為他指的縣委常委會議最新作出的決定,下意識地伸出舌頭舔了舔乾裂起殼的嘴唇,神情輕鬆說道:“對於陸秋生和老柳的出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極品小農民

全市蝦蟹

打野之蘇白形孤影隻

愛吃糟蛋的劉長貴

官路:從掃黑除惡開始

仲谷

反派怪人的女英雄養成計劃

默然的紅薯

調劑式許願

海港市的柳生雪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