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今人不見古時月
心動莫論風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番外 今人不見古時月,穿成小村姑,懟天懟地懟空氣,心動莫論風幡,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兒忽然想起這宗事,便坐直身子問道。
“葉三叔跟大錘叔要好,大錘叔又跟爹熟識,怎麼會不請哩?只是你又懷了,我哪敢離開半步?”顧辭滿臉愜意的笑道。
“嘁,沒個正行。如今多少人想巴結葉家都沒路子,你倒好,現成的情面往外推。你就快去吧,家裡還有婆母照顧我呢。”月姐兒哼了聲道。
“行行行,我去還不行嗎?別呵我癢癢肉兒。”顧辭顫聲怪笑道。
過了兩日,到了葉家定的日子,顧辭一大早起來,打算僱牛車趕去縣城。
月姐兒依依不捨的送出院門,又叮囑了幾句。
顧辭慢悠悠到了有牛車的人家,卻是正好碰到了相識的餘水笙。
“水笙哥、嫂子,你們這是也去縣城?”顧辭上前搭話道。
“唉呀,顧郎中也是去葉家嗎?”餘水笙憨笑道,身旁的孫小妝也微笑示意,卻並未出聲。
“可是呢,葉三叔家的志義考了秀才,我怎能不去?”顧辭笑眯眯道。
兩個男子雖然都不是喜歡閒聊之人,但有著葉家的共同話題,一路上倒也並未冷場。
劉大錘和顧家算得上世交姻親,又是近鄰。顧辭本人也曾和葉以欣有過交集。當初桃丫被拐,可是顧辭親眼所見。
要不是他指點方向,葉以欣再大的能耐也找不回桃丫來。後來劉大錘更是做了桃丫繼父,葉芳的上門夫婿。
餘水笙姐姐餘氏則嫁給了葉老三,他自己又娶了葉老二大女婿的妹妹。
雖是有些繞,有點遠了,但終歸是能攀上親戚的關係。
孫小妝在外人面前並不愛說話,只是笑著看兩個人交談。說著說著也就提到孫小妝哥哥孫安祖的話頭上。
說起這位大舅哥,餘水笙卻是有些健談起來。
當初左知縣在任時,本是病急亂投醫,請了些縣學秀才掛職理事。更是聘請了孫安祖為師爺顧問縣務。
兩人都沒想到,孫安祖因為熟悉本縣大小人情事務,將庶務處理得極為妥帖。左知縣在任十年,極為仰仗孫安祖。
今年事情起了變化,左知縣因文教殊勳,高升了府同知卻仍被派到安陽縣專督文教。
說起來朝廷有個潛規則,凡是舉人身份被外放的知縣,多數基本一輩子也就在六、七品官職上打轉兒。
知府往往都是六部京官下放而來,起碼是個同進士出身。
以左知縣的自身能力,怕是會終老知縣任上。不料安陽縣竟同科出了三個進士,其中還有狀元葉志遠,探花衛子騰。
得此機遇,左知縣之名竟入了天子的眼,一時高興之下,破格提拔為府同知,這可是正五品大員!
與此前的安陽知縣品級相比,足足連升四階!
孫安祖很高興,東翁高升,他自然也是水漲船高。最為關鍵的是,左同知竟然外派駐地仍然是安陽縣,不需要去府城任職。
當年裴老大人的海防同知,一樣也是府裡的外派機構,並不在府城辦公。
只不過裴同知兼督兵權、造船廠等務,可比左同知這個專督文教實權更大。
按理說官員任職一般三五年就會平調,像左同知這樣在安陽做了十年知縣已經是少數。
如今遷了同知仍然駐地在安陽縣,多少有些詭異。
孫小妝在旁聽得兩人提到左同知的事,都是有些疑惑,她只抿嘴一笑,並不說話。
但這其中的詭異她卻知道得一清二楚。
原因很簡單,只因嫂子葉小晴不想離開安陽縣。所以左同知駐地竟然就被改為仍駐安陽!
“如今聽說新任縣太爺已經來了,倒不知是個什麼樣的官。”餘水笙忽然道。
“嘿,憑他什麼官,來了這安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