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左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章 古代鍊鐵,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我愛左輪,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少爺我們去哪?”阿貴道。

“去鍊鐵場看看,”胡湘道。

“以前少爺,你不是很不喜歡去鐵場嗎?”阿貴說道。

“我以後要學點技能了,不能在讓老太公說我整天不學無術,”

以前的胡湘沒少讓父親訓斥,這次大名府差點沒被摔死,父親也就來床前看過幾次,每次來都要大罵一次。

“老爺不是讓你讀書嗎!讀書不是能考取功名嗎?”阿貴說道。

胡湘沒有理會,自己那是那塊料,前世後世都不是那塊料。

金朝後期,末年,女真人上層社會和下層社會,已經漢化很徹底了,金國朝廷也採取了漢民族的科考制度,選拔人才。

但胡湘做為後世過來的人,對科考根本不感冒的,如果武藝超群,也可以考取武狀元,而且現在蒙金邊境,宋金邊境戰爭連續不斷,社會對武藝超群的人更看重,但胡湘以前是個浮浪子弟,對需要付出辛勤汗水的練武,根本堅持不了。

這也是在大名府被人打下翠仙樓的原因。

古人有很多武藝超強,力大無窮的人,看過水滸的都知道,那一個個好漢都是有好本領的人,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把垂楊柳,林沖80萬禁軍教頭,還有花榮的神箭,阮氏三兄弟,張順的水裡功夫。

但胡湘作為後世的人,對科技的作用比古人更能深刻體會,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知識就是力量。

古人現在可以說不懂科技為何物,想到這胡湘也是慚愧,高中還可以,畢竟高中三年沒日沒夜的學習,大學可以說是混過來的。要是知道能穿越到這個時代,就應該好好學習知識。

為啥去鍊鐵場看看呢?

胡湘後世大學實習有個實踐課,是三個月金工實習,估計很多理科生都經歷過,實習最後每個人還必須做個榔頭,在金工實習裡面,有個實踐課就是小高爐鍊鐵。

鍊鐵在古代是很重要的行業,也是政府重點管制的行業,胡湘心想,要想以後發展,鋼鐵是不可缺少的,畢竟所有的武器都需要鋼鐵的。

胡家的鍊鐵場在武安城西南5裡處,有條大路通往鐵場。

現在農曆三月,田野裡面是片片綠油油的麥田,胡湘已經知道胡家有千畝田地,在武安也是個大地主,路邊就有很多田地都屬於胡家。

約莫兩刻鐘多時間,胡湘便來到鐵場了,鐵場有6個高爐,爐高大約6米,爐基直徑大約3米,外形成圓錐形,爐底周圍小於爐腹,從爐腹到爐頂逐漸縮小。

比金工實習的爐大,想想也是,金工實習是掌握方法,體驗過程的,又不是真的鍊鐵。

其實古代的冶金技術發展到北宋,也日臻成熟。

古代學者沈括從鐵礦石所含元素方面提出了“真鋼”的概念。《夢溪筆談》卷三《辯證一》中說:“予出使至磁州鍛坊,觀鍊鐵,方識真鋼。凡鐵之有鋼者,如面中有筋,濯盡柔面,則麵筋乃見,鍊鋼亦然。”

在當時的武安,出產能煉出“真鋼”的優質鐵礦石的只有武安礦山村鐵礦。礦山村鐵礦原是一座露天礦,始採時間不詳。所出鐵礦石富含鈷等元素。

直至上世紀90年代閉坑前,所出鐵精粉被分配到全國各地,以15%的比例摻入其它精粉,以供鍊鋼之用。該礦所在地礦山村在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還遺留有5座宋代鍊鐵爐址。

到了鐵場後,胡湘看著鐵匠們熱火朝天的忙碌。

“三弟身體好了,”大哥胡義剛巡視完工匠,看到胡湘正盯著鍊鐵爐發呆。

“好了··好了··大哥,”,胡湘回過神來,又道:“現在日產多少斤鐵,”

“三弟,怎麼關心這鍊鐵了,以前你從不來這菸灰繚繞的地方,怕弄髒、弄黑你的臉,不能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初唐之天崩開局

風乾犛牛

三國之雄漢重鑄

無塵瞭然

重生南宋,凡人稱帝傳

我愛左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