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行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一個和字引災禍,幻與魔之戰,風暴行者,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沮誦帶著蠻角利石來到一處被幾個山丘環繞的地方,指著山凹茅叢中露出的一間草廬道:“那便是我的住所。”
“還挺隱蔽的。”利石感嘆道。
“正是因為隱蔽,所以不久前才沒有被從這附近撤退的九黎軍發現。”沮誦帶著蠻角利石走進草廬內生火造飯,煮了一些黍米粥還烤了幾隻野雞,又取出一些美酒道:“此酒乃杜康所贈,我捨不得喝便一直珍藏,今日兩位頭領光臨,特意敬獻此酒為二位接風。”
蠻角利石早就飢餓難耐,一番狼吞虎嚥,又是開懷暢飲,酒酣耳熱之際,便閒話亂扯道:“老先生隱居這荒郊野嶺,雖看似簡樸,也是別有一番風味,但不知為何不願意入朝為官。”
“老朽天性喜好閒雲野鶴,喜歡與民同樂,所以不願意入朝為官。”
“若召你入朝的不是盟主,而是蚩尤大君王,不知老先生願意否。”利石好奇的問道。
“大君王堅毅驍勇,自然受人敬重,但天下戰亂也是因大君王而起,以前和平時期百姓安居樂業,現在九隅大地烽煙四起,滿目瘡痍,若大君王能夠停止戰爭,老朽自然願意為大君王效勞。”
“好你個老傢伙,敢詆譭大君王。”蠻角不悅道。
“我只是就事論事,蠻角頭領為何不快?”
“姜榆罔在其位不謀其事,佔著茅坑不拉屎,乃天下大亂的第一責任人。”
“神農部族乃天下公認的中心部族已有240多年了,榆罔盟主乃天下百姓認可的天下盟主,宣揚以仁慈兼愛關愛天下蒼生並沒有任何不妥,至於各個大小部族之間的摩擦也是榆罔盟主不願意看到的,所有在榆罔盟主沒有任何過失的情況下大君王向其發難,確實有以下犯上之嫌。”沮誦反駁道。
“有熊部族已經強大到難以控制的地步了,如不削弱其勢力,眼睜睜的看著他繼續坐地壯大,無異養虎為患,等到老虎獸性大發之時,必定反噬養虎人。榆罔盟主不但從不制約有熊部族,反而還與其結盟,這不就是助虎為禍嗎。”
“我們要知道更可怕的殘暴玁狁部盤踞在更遙遠的北方,他們是一群兩條腿走路的野獸,茹毛飲血見人就殺,北方的弱小部族都被他們滅部滅族,屠殺幾乎殆盡,唯有有熊部族勉強能與其抗衡,有熊部族也是與殘暴玁狁部長期角逐中慢慢壯大的,唯有相對強大的有熊部族才能為九黎部族和神農部族擋住更北方的殘暴玁狁部,確保九隅境內的安全,所有有熊部族的相對強大是必要的。且神農部族是受九黎部族的步步緊逼才與有熊部族結盟,同盟軍主帥依然是榆罔盟主。”
“大君王一統天下後必然就會剿滅殘暴玁狁部。”利石據理力爭道。
“在百姓的心目中,榆罔盟主才是唯一的天下盟主,民心已經統一,完全沒有必要來一次全盤推翻的重新統一。何況自從蚩尤大君王興兵以來百姓生靈塗炭,現在已是百里人跡稀,難見炊煙起,好多地方都成了不毛之地了。”
“大君王要的是絕對的統一,屆時威加海內,掃平四夷,九州一統,天下歸心,此乃千秋偉業,只有天下真正一統之後,天下百姓才能獲得真正的和平。”
“但由此而起的烽煙連天,戰火連年,所以的這一切最終的受害者都是黎民百姓,這千秋偉業對一個老百姓來說有何意義。再說大君王征服成功之後又能怎樣:也只能一頓食肉五斤,日飲美酒一桶,身穿八尺裘皮,六尺臥榻就寢;與我守著五畝薄田,三尺草廬棲身,山澗清泉解渴,二兩小米充飢的差別也不是太大。不同的是大君王執意一統天下使得天下蒼生命如螻蟻,身後自然會萬古留名,但留的是惡名;而我接濟老弱,扶持病殘,掛念百姓,與世無爭,靠著自己的冥思苦索再為百姓造出三字兩句,上可供君王盟主使用,下可讓白丁村夫傳寫,也許亦能被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