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章 諸弟子得道飛昇,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光如梭,轉眼到了開元八年六月,接到敕旨的澄懷收拾行囊,帶著新收的弟子秦安,急匆匆地趕回長安。

師徒二人入了潼關,跑馬五六天,終於到了霸陵原。

站在土坡上,秦安遙望著前方的一條大河,道:“師父,過了滻河,前面就是長樂坡,這裡距離長安,不過七八里路了。”

“今日是何日?”

秦安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珠,道:“今日是六月初二。明日,該到小暑節氣了。”

放眼望去,沿途楊柳依依,翠影夾岸。

最後一縷晚霞正掛在天際,蜜桃色的餘暉落在滻河裡,半江搖碧,半江飛霞,令人心生迷幻。

澄懷道:“秦安,天色晚了,今晚我們就在長樂驛歇歇腳吧,明日上午再回長安城中。”

“是!”秦安的聲音脆如響鈴。

他不過是個十歲出頭的道童,連續幾天趕路,早已疲憊不堪,能在長樂驛歇歇腳,吃一盞熱茶,睡一個安穩覺,自然比什麼都開心。

長樂驛建在滻河對岸的長樂坡上,南鄰望春樓,西接長樂宮,作為東出長安的必經之地,白日裡人頭攢動,迎來送往,十分熱鬧。

已過酉時,古道寂寞,人跡寥落。夕陽下,只有幾隻白鷺邁著長腿,在柳蔭下悠閒地捕著魚蝦。

滻河的那一邊,隱隱約約還有一條河流,與它比肩而上。

澄懷認得,那是著名的龍首渠。

蜿蜒蛇行的渠水,帶著他心底的濃釅思念,汩汩地流向長安崇仁坊中的景龍觀。

師父正在龍首渠的那一端,靜靜地等著他歸來呢!

澄懷迎風坐在馬鞍上,注目凝望了一會兒,撣了撣衣襟上的塵土,提起韁繩正要馭馬下坡。

忽然,他感到自己的身體變得輕盈無比,像一縷溼冥的雲煙,嫋嫋浮起,四處蔓延散開。

等他清醒過來,低頭看自己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正直挺挺地懸掛在半空中。

黛藍色的麻布道袍底下,露出秦安略帶稚氣的臉龐。

他怯生生地仰望著澄懷,不知如何是好。很快,秦安反應過來,伸出手,想一躍而起,將師父拉下來。

澄懷使勁搖著手,道:“秦安,不要動!我可能飛昇了。”

“師父,什麼是飛昇?”

“飛昇,就是修仙者脫去一層凡胎俗骨。每飛昇一次,就可進一級仙階。”

秦安如夢初醒。

“原來如此!師父,那你今後就是八品飛仙了!聽說,越國公修到了三品太上真人,這是人間修道者中,最高的仙階了吧?”

澄懷緊張的情緒漸漸鬆弛下來,道:“師祖的仙品、道法和爵位,都是大唐道士中數一數二的。明日你見到他,要萬分尊敬!”

“那是必須的,越國公是開元帝師、景龍觀觀主,大唐屈指可數的上清玄都大洞三景法師之一,聞名遐邇,婦孺皆知。您的師父,就是我的師祖,見了面,行個三叩九拜大禮,也不為過吧?”

澄懷一使勁,掙脫那股神秘的力量,縱身一躍,穩穩地落到馬鞍上。

晚風拂起他的衣襬和寬袖,像傾盆覆水潑在駿馬身上,鬢角兩縷髮絲,悠悠落下,靜靜地垂於衣襟前。

當初那個清新俊雅、驚才風逸的道士,經過官場數年的侵染,依然冰清玉粹,猶如雲中仙鶴,高山積雪,不忮不求,不磷不緇。

一盞青燈,窗映月,硯生雲,蜻蛚飛蛾相伴。

一支枯筆,不虛美,不隱惡,直筆書寫春秋。

“毋需三叩九拜,虔誠地一叩三拜,就能表達你的敬意!”澄懷雙腿一夾,座下青驄,得得地啟步,朝著長樂橋走去。

秦安緊跟而上。“師父,我什麼時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