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章 葉法善借水蘇旱,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天大帝全部封閉。上天連續幾個季度降下大旱,究竟是為了什麼?”

“這個,恐怕要殿下親自去問問陛下。”

“越國公此話怎講?”

“聖主賢君,該受忠臣之諫,而不是聽不臣者的閒言碎語,造成兄弟異心。天子反覆,自有天譴,所以連連降下大旱之災!”

李憲清楚,葉法善天師所說的不臣者,是左龍武大將軍王毛仲。

王毛仲位極人臣、深得恩寵,

每當眾臣相聚於御前,只要王毛仲在場,李隆基必定會招呼他連榻而坐,李憲和其他諸王也只能肅立在幃幄前。

三日不見,便悄然若失,見到他就要歡洽連宵。

王毛仲仗著聖眷,志得而驕,屢次以讒言交構其間,進言李範有謀反意圖,讓他惶恐不已。

所以,他們兄弟四人精心策劃了在花萼相輝樓舉行賞詩宴,李範賣力的讀詩、解詩,竭力討取李隆基的歡心。

而窗外,是刀槍劍戟在握的禁軍,是一觸即發的鬩牆鬥釁。

棠棣之威,鶺鴒之悲,昔日對他們情深似海的三郎,還能明白幾分?

李憲不禁想起在花萼相輝樓上,李隆基那雙空寡的眼眸裡,透出的一絲清冷、幽邃,更多的是探究、是猜忌,是強烈渴望得到真相的眼神。

都說帝王無情,可是,他真的不願意看到兄弟們疑忌、相殘,壞了當年立下的“友于兄弟”的誓言。

李憲記得,今年五月,長安天現日食。

李隆基在宮中素服、徹樂、減膳,以應天變,連下數道敕旨,命中書省、門下省察囚獄,賑饑乏,勸農功。

如此心繫天下,潔身自好的帝王,怎會是一個薄情寡義、同室操戈的人呢?他只是被讒言佞語矇蔽了心智!

葉法善天師眉頭微蹙,將手搭在他的肩上,輕輕地拍了一下,帶著石清,步態從容地走了。

喜雨滂沱三日,才雨止放晴。李憲帶著眾人回到長安,李隆基親自出大明宮丹鳳門盛情迎接。

開元七年九月十日,高力士受命來到宋王府上宣旨,改封李憲為寧王。

李憲叩謝龍恩,從高力士手中接過了敕旨。

“為了慶賀寧王殿下受封,陛下決定,本月十七日午時,在大明宮麟德殿宴請諸位殿下和群臣。宴集後,還有百戲表演和馬球比賽,請殿下入宮時,莫要忘記攜帶球服和球杖。”

高力士說完,低著頭,慢慢退身離去。舉手投足間,依舊是慎小謹微的姿態。

李憲在身後一聲輕喚:“高公公且慢!”

高力士聽到呼喊,小步走到李憲面前,道:“寧王殿下還有什麼吩咐?”

“高公公,本王常常在大明宮中見到一種禽鳥……”

“什麼鳥雀兒,叫殿下惦記著?”

“那禽鳥大小如鷃雀,長腳長尾,尖喙,背上青灰色,腹下雪白,頸下墨黑,如同連錢,羽翼表黑底綴白斑,其它部分均為白色,尾羽半黑半白。它叫什麼鳥來著?”

“殿下說的,莫非是鵲鴝?翼斑黑白相間,腹部雪白,鳴聲清脆嘹亮、婉轉動聽。只是這種鳥雀,南方多見,大明宮中並不多見啊?”

“不對!不對!”李憲搖頭道,“本王認得鵲鴝,黑背白腹,長得與喜鵲十分相似。那種鳥雀的背上,是大片青灰色的。”

高力士想了想,道:“那就是鶺鴒了!此鳥飛行時呈波浪狀,喜歡邊飛邊叫,鳴聲清脆如銅鈴,停息時尾羽會上下襬動,又稱點水雀兒。”

李憲的朗目疏眉,頓時飛揚起來。“是鶺鴒就好!本王對鳥雀認識甚少,不敢對號入座。”

高力士以為李憲迷上了養鳥,不由得笑道:“老奴年少時,在嶺南見過不少鶺鴒。那鳥雀兒性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