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廣寒清虛作羽衣,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人腳下呼呼生風,不一會兒,入了一處神秘仙境。
李隆基迫不及待地睜開了眼睛。
四下仙霧繚繞,如夢如幻。不遠處,數座神霄絳闕,坐落在薄霧中,朦朦朧朧,時隱時見,叫人心生奇幻。
幾位冰肌玉骨、豔若桃李的仙子,身著潔白的廣袖舞衣,髮髻高聳,酥胸半開,圍著他們娉婷婀娜地飛著。
有的橫吹玉笛,有的斜彈琵琶,有的唱著雲和小曲,千姿百態,美輪美奐,仙樂嫋嫋入耳來。
數丈雲綃披帛纏繞於玉臂間,隨著樂曲高高揚起,在空中畫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
一位白衣仙子風情萬種地飛到面前,對著他們嫣然一笑,奉上了一盞瓊漿甘露。
李隆基恍恍惚惚地伸手接過。
仙子在他的注視下,又徐徐地擺尾走了,如鳶飛九天,魚躍於淵,眨眼間不見了蹤影。
他舉起玉盞,輕呷一口,一縷淡淡奇香襲來,不禁問道:“尊師,這是何處仙境?竟然叫人如此迷離!”
葉法善天師含笑道:“此處是太陰星君的廣寒清虛府。”
“予從來沒見過這玲瓏仙閣、這綽約仙子、這玉液瓊漿。此情此景,想作詩一首,竟然筆枯詞窮了!”
“如果上官婉兒在此,一定可以為您即興一首。”
李隆基嘆道:“的確!沒有了上官婉兒,大唐詩壇為之沉寂、為之黯然了!”
上官婉兒死後,太平公主親手為她書寫了墓誌銘。
“瀟湘水斷,宛委山傾,珠沉圓折,玉碎連城,甫瞻松檟,靜聽墳塋,千年萬歲,椒花頌聲。”
“詩書為苑囿,拾得菁華;翰墨為機杼,織成錦繡。漢家婕妤唐昭容,天賜才藝,清輝益遠。”
這不僅僅是太平公主的嘆息,也是世人為她的天資淑慧,寫下的最後一絲念想。
“斯人已逝,唯有文字可以長存人間!” 葉法善天師回道。
李隆基道:“殺了上官婉兒,從來不後悔!如果當初不除掉她,就是為太平公主留下了一個強有力的助手。予憐惜的是,她的才華,不應該為此而埋沒了!”
“既然如此,陛下何不命人將她散逸人間的詩作收集起來,為她編撰一套文集呢?”
“予也有這個想法。這個重任,該交給誰呢?”
葉法善天師撫須笑道:“那當然是號稱 ‘燕許大手筆’的張說了!”
正說著,忽然曲風一轉,一眾仙子撥弄著絲竹琴鼓飛至眼前,燕舞鶯啼,踏歌庭下。
么弦孤韻,讓李隆基的耳朵猛然支了起來!
“這是什麼曲子?”
“此曲為《紫雲曲》,此舞為八卦舞,皆是仙鄉神曲。”
“尊師不愧為大唐著名的十二音神,什麼神曲都知道!”
《紫雲曲》十分動聽。李隆基屏息凝神地靜聽起來,默默記住了其中的音律。
人間的《雲門》《咸池》《大夏》等樂曲,都是著名的宮廷樂曲,與之相比,依然有云泥之別,一個是陽春白雪,一個是下里巴人。
正在含商咀徵中,葉法善天師叉手道:“陛下,這一切皆是臣的幻術,鈞天廣樂縱然迷人,我們也該回去人間了!”
李隆基緊閉雙目,戀戀不捨地跟著師父騰空而起。
回到長安,月光依然如水,靜靜地傾灑在朱雀門前,宮廷樂師們的《梧桐秋月曲》尚未結束。
高力士和萬騎禁軍持槍鵠立,還在原地等著他們。
數日後,李隆基正在太極宮武德殿裡批覆奏書,御案上鋪著一份關於修訂大唐律法的奏書。
這是宰相姚崇和兵部侍郎盧懷慎共同提出的。
他們建議,社會不斷進步,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