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廣寒清虛作羽衣,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向大唐求婚,以求得到喘息之機吧?”

“我朝四次許婚,而他,總是一口稱和,一心即背,從未守信!”

“斬啜殺我數萬唐軍,固然可恨,只要他能守信守德,予還是會支援兩國締結聯姻的!告訴他,若有真心,讓他遣一王子來此宿衛,予遣公主嫁他,以申兩國之好!”

“是!李氏宗室中,適婚的公主很少,要麼已經出嫁,要麼年齡實在太小。”

“記得太宗六子蜀王李愔,當年受房遺愛謀反案牽連,死於巴州,他的女兒南和縣主尚未婚配,就封其為公主,和親突厥吧。”

張說有點放心不下。

“陛下先彆著急下旨,臣先觀察一下,楊我支此次求娶公主的誠意。如果確有誠意,再下旨也不遲!”

“此事,由你做主!”李隆基起身走到張說面前, “景龍之後,朝中文官,唯張卿和蘇頲的文章最顯,朝廷文書,大多出自你們兩個人的手下。”

“陛下過獎了,臣只擅長寫一些閒散小詩。”

“一個敕封燕國公,一個襲封許國公,並列馳名文壇,世人送你們 ‘燕許大手筆’的稱號,並非浪得虛名!”

猝然被猛誇一通,張說有些不好意思。

“ ‘燕許大手筆’之稱,實在有些折殺臣!在上官昭容的帶動下,大唐詩歌由駢趨散,重視風骨,洗去了以往的浮華風氣。那些小詩,乍看之下,清拔宏麗,給人一點新奇感罷了。”

“國有好文之士,朝無不學之臣。上官婉兒在朝的三十年,正是大唐律詩定型、跌宕風流的三十年。拋開她的政治節操不談,予覺得,大唐文人,都不能忘記她的功勞!”

說到上官婉兒,張說眼前浮現出來的是昔日一同在朝的點點時光。

“是啊!她姿容秀美,恆掌宸翰,被百姓稱為巾幗宰相;她才思敏捷,精研文筆,在臣心中,這是 ‘風雅之聲,流於來葉’。陛下懷念她,大唐百姓也在懷念她!”

“自古紅顏多薄命,風華總被才情誤。予有個重要的任務,想交給張卿!”

“容臣先猜測一下聖意。”張說含笑道,“陛下可是想讓臣為上官昭容出一套文集?”

“張卿深知予意!”李隆基鄭重地一頷首。

“上官之後,大唐文壇大曆詩風,這是泱泱大唐之音!近年來,臣也在四處收集上官昭容的詩筆,想為她出一套文集,紀念這位傳奇的大唐女子。”

“太好了!我們不謀而合!予會頒佈一道制令,向天下廣徵婉兒的作品,助你早日編成這套文集,算是對她一身才華的致敬吧!”

“臣一定不負陛下所託!”

張說行了個叉手禮,慢慢退身走了。

先天二年十二月一日,大唐改元開元。群臣上表,為李隆基加尊號為“開元神武皇帝”。

同月,朝廷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相;中書省為紫微省;門下省為黃門省,侍中為黃門監。

雍州為京兆府,洛州為河南府;長史改稱“尹”,司馬改稱“少尹”。

以姚崇為紫微令,擔任朝廷首相。

劉幽求為黃門監。不久,因與姚崇不睦,罷為太子少保,以黃門侍郎盧懷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

這天傍晚,李隆基散朝歸來。天色昏暗,寒風刺骨。

帝駕停在景龍觀門口,高力士掀起油綠色雲龍紋暗花鍛暖簾。

李隆基伸出頭,看了一眼匾額上父親御題的“景龍觀”三個大字,敏捷地跳下馬車,快步跑進觀裡。

葉法善天師正在三清殿裡打坐。

忽見高力士雙手託著一道敕旨,推門而入。“開元神武皇帝有旨,請景龍觀觀主葉法善天師接旨。”

他急忙起身,整容肅冠,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