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章 空城無人迎伊歸,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奴每每聽到這個故事,就會為他感到可惜!政治,不是在竹林中侃侃清談那麼簡單。權力雖好,也要有能力和手腕去駕馭,一旦脫韁,下場必是悽慘的!”
太平公主冷笑道:“何晏站在司馬家的對立面,所以被史官狠狠地抹黑了。殊不知,他主持選舉時,內外眾職,各得其才,是個不多可多的才子。”
“沒錯,歷史都是勝者書寫的!老奴覺得,何晏就該安心做駙馬、做名士,吟詩作畫、清談玄學,切莫跟權力搭上邊。再怎麼不堪,也不會落個夷滅三族的下場!”
太平公主跽跪在地上,手中緊緊握著三尺白綾,噙著淚,咯咯咯地笑了。
笑得那麼開心,那麼肆意,又那麼悽慘!
“是啊,力士,清談就清談,切莫跟權力搭上邊,這麼簡單的道理,你為何不早點告訴我!”
不遠處,景龍觀的景雲鍾悠悠響起,鐘聲遏雲繞樑,迴盪在長安上空。
旭日東昇,辰時朝食。
長安的繁華勝地,又要開始熱鬧了。
高力士閉上了眼睛,默默地數著鐘聲,十八道鐘聲過後,三尺白綾就要在他的指尖緩緩扣緊。
哪有百紫千紅不過春,哪有萬家燈火不熄滅?
謔笑科諢好看,終將會謝幕。
這場先天之變,速戰速決,快得讓人感覺不到,太極宮裡曾經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它既沒有神龍之變的驚心動魄,也沒有唐隆之變的腥風血雨。
李隆基用最少的兵馬,最快的速度,控制住了公主一黨,沒有犧牲一兵一卒。
左僕射竇懷貞被下令戮屍,改姓毒氏;新興郡王李晉被斬首,改姓厲氏;太子少保薛稷和惠範賜死於萬年獄中。
中書令崔湜被流放嶺南。不久,他與太平公主密謀進毒之事查出,被追命賜死。
除李崇簡外,太平公主其他兒子薛崇胤、武崇敏、武崇行,皆被伏誅;去世一年多的武攸暨也被夷平了墳塚。
李隆基下令查抄鎮國公主府,府上財貨山積,珍寶之多,賽過皇家府庫。廄牧羊馬、田園息錢,收之數年不盡。
連惠范家中,也抄出了數百萬緡的家產。
中書侍郎陸象先雖然反對太平公主的廢帝陰謀,也極力保護過投靠到他門下的官員,被罷為益州長史、劍南按察使。
公主一黨的殘渣餘孽全部被清除乾淨,大唐王朝終於結束了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以來,長達九十年的動亂朝局。
朗朗乾坤,昭昭日月,恢復了清明之氣。
從此,河清海晏,千里同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