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6章 弒君謀政計不成,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登基大典前,宋王李成器應召回到長安。
為了避諱昭成順聖皇太后的尊號,改名為李憲。
申王李成義改名為李捴;岐王李隆範改名為李範;薛王李隆業改名為李業。
昔日五王宅所在的隆慶坊,成了李隆基的龍潛之地,為避皇帝名諱,改坊名為興慶坊。
四位兄弟十分知趣,相繼搬離了此地,遷往其他街坊。
回到長安後,李憲恭謙小心,從不幹議時政,也不與人交結,尤其是公主一黨的人,以表明自己的心意。
在鋪天蓋地“太子非長,不當立”的流言中,如果接近太平公主,自己很有可能會淪為她用來操控朝廷的傀儡,使得三郎的帝王之路更加坎坷。
稍不留意,還會再次釀成玄武門之變。
主動避嫌,讓李隆基徹底斷了“姑侄可能聯手”的猜測,對他的威脅也就降低到了最低。
哥哥弟弟們處處維護,讓李隆基十分感動。
他決定,以景龍池為中心,將興慶坊全坊改建為興慶宮,讓大家再次成為鄰居。
兄弟之情處理到位,既得友悌之譽,又無內鬥之憂。
這天夜裡,李隆基和工部侍郎審閱完興慶宮的設計圖紙,已至亥時。
國事家事繁冗,每天都有堆積如山的奏書和檔案,等著他一一審批。武德殿的燈火,總是太極宮裡最後一個熄滅的。
內給事高力士輕手輕腳來到身側,低聲道:“陛下,您該回宮歇息了。”
“人的潛能,有時候需要別人逼迫一下,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予坐上帝位,施發雷霆號令,日日一天星斗,和監國時期差不多,只不過頭銜和身份不同罷了!”
在龍榻上坐了兩個多時辰,猛然站起來,腰間一陣痠痛,李隆基用拳頭敲打起自己的後腰。
“長期彎腰伏案,夜以繼日地處理國事,陛下的腰疾似乎越來越厲害了!”高力士趕緊上前為他拿捏一番,才漸漸舒服起來。
“力士應承於前,予就不覺得疼痛了!”
“老奴的命是陛下救下的,伺候您是分內之事!”
“高延福公公年事漸高,身體不好。予准許你接他出宮,高堂奉養,盡一個義子的孝心。明日開始,你兼知內侍監,慢慢接替他掌管內侍省吧。”
高力士頷首稱是。“今夜,您召哪位娘娘侍寢?”
除了王氏、楊氏、劉氏、趙氏,李隆基入主東宮後,又納了武婕妤、高婕妤、皇甫充容、董美人、劉才人等多位側妃。
“今夜,讓武婕妤侍寢吧!”
武婕妤就是聖帝天后的侄孫女武慧語,一直住在宮中,漸漸成長為姿容秀麗,活潑可愛的美人。
聖帝天后駕崩後,武氏一族徹底倒臺,本該籍沒為官奴。
一旦淪為官奴,身份極其卑微,地位連一般的宮女都不如。出於憐惜,李隆基拋棄了兩代人的恩怨,將其納入了後宮。
高力士還未來得及應答,他又改變了主意。“算了,還是讓非兒侍寢吧!”
“大唐剛剛從武周的陰影中走出來。朝廷上下,依然處在反對武氏一族的高潮中,陛下看到她,心裡一定五味俱全吧?”
“身為聖帝天后的侄孫女、武承嗣和武三思的侄女,武慧語難免常常受人非議。儘管予覺得她活潑可愛,也不得不與她保持一定的距離!”
走出武德殿,李隆基一抬頭,看見朗朗夜空中,群星閃爍,宛如草叢中的流螢,忽明忽暗,忽閃忽現。
無數只流螢聚集一起,在夜空中匯成了一道澄澈明亮的天河。
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血腥的唐隆之夜,那場驚心動魄的廝殺。
死於非命的中宗皇帝,還有在兵變中身亡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