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章 葉法善掛冠乞歸,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服下吧!”
“是!”眾人慢慢退身離去。
撐到子時,李隆基喚醒了沉睡中的父親。“父皇,該吃藥了!”
李旦迷迷糊糊地醒來。“三郎,現在是什麼時候了?還是神龍元年嗎?”
“現在是開元四年二月。神龍元年,已經過去很久很久了。”
“朕剛剛做了一個夢,夢見那一年的元月,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之變,逼使你皇祖母退位,扶立你皇伯伯為帝。”
“父皇記性真好!”
李旦咧著蒼白的嘴唇,悽然一笑。
“你皇伯伯復辟後,感激當年讓位的義舉,一定要加封我為安國相王,立為皇太弟。朕不想跟權力沾邊,只想安心過好自己的日子,推辭了很久,卻怎麼推也推不掉。正在著急時,你喚醒了我……”
“那時,父皇深知韋氏母女權欲極重,根本容不得我們佔據高位,於是,您婉拒了皇伯伯的好意,躲在府中靜觀時局……”
“身為李氏皇子,註定要與權力打一輩子的交道,我們又能躲到何處去呢?”
高力士將熬好的湯藥端到了榻前。
李隆基接過湯藥,道:“父皇,不說這些陳年舊事了,先來吃藥吧!”
李旦張嘴吃了一口湯藥。
“三郎,我們能在那場易世革命中存活下來,有安金藏,胡言卓等人的一份功勞。朕繼位之初,加封胡言卓為左武衛中郎將,安金藏為右武衛中郎將。時間過去那麼久了,再給他們升一升吧!”
“是!予追贈胡言卓為左驍衛將軍,爵韓國公;擢安金藏為右驍衛將軍,爵代國公,把他們的名字刻在泰山、華山的石碑上,讓天下人知曉!”
李旦心滿意足地吃光了湯藥。“等朕駕崩了,一定要記得,讓他們配饗朕的廟廷!”
李隆基怔了一下,湯勺落在瓷盌裡,撞擊出一聲清脆的聲響。
“父皇,您才五十五歲,正值壯年,還要陪我們很久呢!”
“那一天,遲早都會來的。”李旦平靜地說道,“朕困了,再躺一會兒。”
說著,倒頭便睡。
李隆基見他睡去了,把瓷盌遞給高力士,和衣臥在榻邊,也跟著沉沉地睡去。直到第二天辰時,才醒來。
高力士已為他準備好早膳。
見太上皇仍然睡著,李隆基輕手輕腳走到偏殿用膳。
用完早膳,高力士道:“陛下,今日一早,收到了越國公遞上來的《乞歸鄉上表》。”
“他說了什麼?”
高力士記性很好,過目不忘,開始背起了《乞歸鄉上表》。
“他說, ‘臣紫綬金章,人臣極貴。自非功高,帶礪不可,錫其光寵。況道本希夷,無觀視聽。謬膺匪服,實玷國猷。伏願陛下特賜餘魂,得歸丘墓,則物善遂性,天覆無涯。’”
“得歸丘墓,則物善遂性,天覆無涯。尊師這是掛冠求去,歸心如箭啊!”李隆基用絹帕擦了擦唇角。
字裡行間,言詞動人,可以看出葉法善天師思鄉情切,但大唐新朝初立不久,根基不穩,李隆基還需要他在背後默默相助。
“陛下捨不得越國公離去……”
沉吟了很久,李隆基道:“力士,你給尊師下個批答。”
“如何批答?”
“省表具知。尊師羽儀碧落,樑棟玄門,跡雖繫於人間,神自超於物累。方欲受三清之要,宣六氣之和,資於予躬,助以為政。且光慶之義,眾妙所存。江海之心,此期難允。即宜斷表,深體予懷。”
“好!老奴即刻回覆!”
《乞歸鄉上表》很快送回到了景龍觀。
江海之心,此期難允。葉法善天師深知李隆基的難捨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