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1章 澄懷著道袍入仕,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裡,顯得特別扎眼。

誰也沒有把這位衣著寒酸的五品諫議大夫放在眼裡。

涼州刺史郭虔瓘奏道:“陛下,阿史那默啜為了緩解經濟壓力,發動了攻打鐵勒九姓和西突厥十姓的戰爭。十月,胡祿屋部落大酋支匐忌不願意再向東突厥俯首稱臣,到北庭都護府請降。”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嘈雜。

開元二年,大唐朝廷在西北用兵有所成就,吐蕃一戰,更是揚我國威,給眾臣帶來了極大的信心。

很多大臣以胡祿屋部落屢屢背信棄義,多次叛變大唐為由,主張不接受他們的請降。

尤其是姚崇、盧懷慎等人,紛紛進言,朝廷不能心慈手軟,應發兵趕盡殺絕,嚴懲他們。

澄懷當庭提出了異議。

“陛下,臣聽說,今年二月,突厥火拔部落頡利發石阿失畢歸唐,陛下封其為燕北郡王,授左衛大將軍。九月,葛邏祿部落到涼州投降大唐,您將其安置在玉門關內,劃出專門的草場,歸他們放牧耕種。”

“澄懷所言不假!”

“胡祿屋部落屬於西突厥十姓部落,誠心歸唐,願與中原成為一家人。他們同是突厥部落,同操突厥語系,陛下不可厚此薄彼,寒了這些異族人的心!”

“陛下,老臣覺得澄黃說的對!”郭虔瓘道。

“他不叫澄黃,叫澄懷,越國公的嫡傳弟子!”李隆基糾正了他的名字。

“哦,是澄懷!澄懷言之有理!歸降大唐的突厥部落越來越多,說明大唐再次崛起,躋攀於富強之列,影響力日臻擴大;而阿史那默啜江河日下 ,已經難以號召他們。此時,正是我們籠絡人心的大好時機!”

李隆基深以為然。

“阿史那默啜在位二十多年,發動的大規模侵略戰爭,少說也有二三十次,燒殺搶掠,無所不為,開拓疆土一直至鹹海以東,部眾對他多有不滿。”

澄懷道:“近年以來,阿史那默啜日漸衰老,更加昏虐暴戾,苛待部下。被其奴役的突厥諸部不堪忍受,紛紛叛離。從石阿失畢歸唐開始,揭開了突厥各部大量降唐的序幕!”

“郭卿和澄懷說得沒錯!就算阿史那默啜與大唐王朝聯姻成功,也難以改變他風光不再的事實!”

“陛下聖明!”郭虔瓘捧笏退去。

李隆基道:“諸位愛卿,正如諫議大夫澄懷所言,任何誠心歸降的部落,我們都要熱烈歡迎。胡祿屋部落不足一萬賬,拖家帶口,全部來附,其誠意天地可鑑!”

姚崇、盧懷慎等人不再有異議。

李隆基命他們在黃河以南劃出一片草場,供胡祿屋部落世代生息。

同時,下令北庭都護湯嘉惠、左散騎常侍解琬發兵解救,與葛邏祿、鼠尼施等各部落,以及興昔亡可汗阿史那獻等人互相應援。

澄懷一戰成名,不少大臣們開始對他另眼相看。

聽了李隆基的講述,葉法善天師心中十分欣慰,但他更希望澄懷能安分守己,專心為大唐朝廷修史纂書。

澄懷順利步入仕途之後,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只剩下石清。

葉法善天師道:“近幾年,突騎施部落屢屢發生騷亂,阿史那默啜起兵攪局,現在情況如何了?”

神龍二年,金河郡王烏質勒的長子娑葛,繼承突騎施汗位,襲爵為懷德金河郡王,拜左驍衛大將軍兼衛尉卿。

中宗皇帝冊封他為賀臘毗伽十四姓欽化可汗,賜名守忠。

同時,為了抵制突騎施對西域的侵蝕,冊封興昔亡可汗阿史那元慶之子,阿史那獻為右驍騎大將軍、昆陵都護,承襲興昔亡可汗的封號,統轄五咄陸部落,鎮守庭州。

李隆基低頭吃了一口卯山仙茶。

“景龍三年,守忠的弟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