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 明德殿群策群力,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六出飛花無聲地從空中飛落,堆積在澄懷心裡。

不知日夜牽掛的子虛師弟,可有了什麼新的訊息?

“江南的雪,必定比關中的雪溫潤。雨雪霏霏下,煙村四五家,多麼曼妙喜人!”李隆基的唇角,也泛起了幾許淺淺的漣漪。

“我出生在關中平原,千里求學於江南,在青田太鶴山洞天度過了十幾載,在那裡,見過大大小小十來場雪,尤其是冰凝雪積的混元峰,梅與雪共爭春,教人特別懷念!”

是啊,青田太鶴山洞天從未踏足過,卻在李隆基的心裡生根發芽了。

那紛飛的大雪、滿地的銀霜、漫山的瓊枝,都是他日日澆灌思念後開出來的花。

有內疚,有牽掛,也有無法安放的一腔熱情。

他用一個長相相似的人,暫時替換了那個人在他心中的位置。

“本宮去不了江南,只能在顧愷之的《雪霽望五老峰》、戴逵的《吳中溪山邑圖》、謝約的《大山圖》、毛惠秀的《剡中溪谷村墟圖》等魏晉名作中,一睹江南的雪意了!”

澄懷回過頭來,衝著他微微一笑。

“大唐北地蒼涼,西域磅礴,關中富庶,江南溫潤,各有風雅。元元之民,在這片遼闊的疆土上安居樂業,全賴帝王的庇護。帝王揚清激濁,大唐江山才會和這些魏晉名家的山水畫一樣清明。”

看著滔滔不絕的澄懷,李隆基驀然想起,父皇求賢若渴,一直在廣納天下賢才,澄懷博古通今,才華蓋世,度為一名道士,實在是太屈才了!

“澄懷,你和尊師一樣,清靜守道,柔弱不爭。你年紀輕輕,終是浪費了一身才華。如果願意,本宮可推薦你出仕為官,為大唐朝廷效力。”

張說寫好了奏書,正在收拾筆墨。

聽見李隆基的話,隨口接道:“太子殿下,澄懷的父親尹守貞先生可是好學博古者,這孩子一身才華,不入仕為官,可惜了!”

“師父多次說過,男兒當有赤心奉國之心,老子也鼓勵出世,崇尚以無為之治、無言之教兼濟天下。但我未得其道,只敢獨善其身。我想繼續立身淳厚,修煉自我!”

葉法善天師忻然望著澄懷。他的回答,並沒有讓師父感到驚訝。

“我們出世即在涉世中,不必絕人避世。”李隆基道,“本宮不會強迫你出仕為官,什麼時候想通了,朝廷上,總有一個位置為你留著!”

澄懷投去一個感激的微笑。“感謝太子殿下和張叔的厚愛!”

李隆基挺了挺身軀,道;“陛下將我的生母追封為昭成皇后,在長安親仁坊設立了儀坤廟祭奠……”

“我經常路過儀坤廟,進去參觀過。那裡毗鄰東市,大小不到半坊,同時供奉著昭成皇后和肅明皇后,每到祭祀之日,廟內車馬往來、僮客濟濟一堂,實在有些侷促。”

“那處宅子,本是陛下為親王時的龍潛舊邸,母親不曾在那裡住過,想必是十分陌生的。她生前篤通道教,日夜禮拜三清。本宮很想在長安建一座道觀,以致孝道和思念。”

宋璟耳尖,聽到李隆基要為昭成皇后立觀。

他立刻駁斥道:“新朝剛剛建立,一切都在改弦更張。太子殿下如果對仗提出為昭成皇后立觀,恐怕,馬上會有公主一黨跳出來,彈劾您心無天下,只為一身自利!”

貞觀年間,太宗皇帝臨朝,設有專門的儀仗。

中書省、門下省以及三品官員入朝奏事,須有諫官、史官隨同。

諸司奏事均在正殿,御史彈劾百官時,必須頭戴獬豸冠,對著儀仗朗讀彈劾的奏表。如有過失及時匡正,無論善惡均記錄在冊。

大臣無法單獨矇蔽帝王,小臣也無從進讒行惡。

高宗天皇大帝以後,這一制度逐漸疏廢,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