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章 洪州城拯衰救危,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排查城中已經患病的百姓,舍空邸第,安排到城外二十里處居住,貧道會在那裡設定醫舍,統一進行治療。”

“需要多少人手襄助?”

“讓府中各位長史、司馬,錄事、參軍事,司功、司倉、司戶、司法、司兵、司田等曹參軍,以及衙役、不良人等,全部到崗就位。留一部分人在城中挖掘十條福壽溝,將百姓的生活汙水和飲用水源分開。”

“是!”餘長天一邊點頭,一邊奮筆疾書。

葉法善天師想了想,道:“同時將城中飲用水源消毒,切斷傳染源。”

“百姓飲用的多是山泉,也需要消毒嗎?”

“要!貧道寫了《廣濟清瘟方》一冊,請餘使君模勒複製,廣發民眾,村坊要路均張貼榜示,以便輕患對照自救;並將城中所有醫師、遊醫都召集起來,仔細研讀此書,到醫舍協助我拯衰救危。”

“全洪州大約有醫師兩百餘人。”

“為了避免二次傳染,如有病死者,須積薪焚燒肉軀。”

“這個恐怕不行!”餘長天皺著眉頭,放下了手中的紫毫筆。

“為何不行?”

“唐人遵循儒學,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百姓歷來有保留全屍入土為安的觀念。”

葉法善天師一臉嚴峻,道:“薄棺、草蓆盛放病軀,埋於土中,會成為病菌的溫榻,疫情難以徹底斷絕。只有焚其屍,才能讓逝去的人和活著的人,都得到安寧。”

“道理固然是如此,但《唐律疏議》明文規定,對於焚燒屍體者,按鬥殺罪處刑,須流放三千里。”

“生死,一氣之聚散也!萬物生於自然,復歸自然,餘使君必須要向百姓說明這個道理,貧道也會寫信給相王殿下,讓他向朝廷彙報情況,免去您的處罰。”

餘長天想了想,點點頭,低頭記錄起來。

一切安排妥當,大家各就各位,各司其職。

不出兩日,四萬餘名患病的男女老少,全部遷徙到了洪州城外的營帳裡。

洪州百姓都知道葉法善天師的神仙之名,十分崇敬,積極配合治療。

葉法善天師與澄懷、子虛和洪州當地二十餘名老醫師,逐一為百姓望聞問切,建立診籍。

經過辨證論治,開出了幾個藥方。

一車車藥材源源不斷地運抵醫舍。

澄懷指揮眾人,露天下架起幾口巨釜,開始熬製湯藥,醫舍裡忙得熱火朝天。

子虛和雲鹿把藥材按劑量倒入釜中,手執木杖,攪拌起來。

熱騰騰的霧氣,混著草藥特有的香氣,慢慢瀰漫開來。

每隔一炷香的時間,葉法善天師便會親自來檢視一下湯水。

他用木勺舀了一勺湯藥,仔細嚐了一嘗。“石清,釜下再添一把火。”

石清一邊往釜底添柴薪,一邊道:“師父,這口湯藥和那口湯藥,湯水顏色看起來是差不多的,為何氣味完全不一樣呢?”

“這些百姓的病徵有輕有重,湯藥得分開熬製。藥材四氣、五味、升降、浮沉、歸經各有不同,煮出來的氣味當然也就不同了。”

“輕症病患該如何用藥?”

“輕者常有伏熱內煩,口苦,溲赤,伴有肢節、頭目疼痛,故施以黃芩、黃連、連翹、殭蠶、人中黃、犀角、炒山梔等清瘟解毒的藥材。”

石清抬頭道:“那嚴重的病患呢?”

“嚴重者大多有體熱發燒、咳喘不止,需加入柴胡、川貝、桔梗、桑白皮等和解表裡、宣肺止咳的藥材。”

“湯藥熬好後,配上師父的上清黃庭金符符水,洪州百姓一定很快就會痊癒的!”

餘長天派人挖掘福壽溝,消毒水源,散發《廣濟清瘟方》,每天都會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