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0章 顧影秋池憂天下,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二聖和群臣們走後不久,李隆基慢慢走到景龍池,獨自坐在池邊。
五王宅與景龍池隔牆相望,從南苑出來,穿過一道月亮門就到了。景龍池建成,他與兄弟們多了一個拈花弄月,扣壺長吟的地方。
想起不久前,發生在這裡的驚險一幕,還有為他挺身而出的雲鹿,李隆基依然餘悸未消。
算起來,他與雲鹿見面的次數,不超過一個巴掌。
可是,她就這麼肆意地住在心裡,成了揮之不去的常客。
大郎李成器告訴他,一個性格果敢,行事衝動的男子,如果遇到心愛的女子,會變得理智而溫和,遇事不再我行我素,更多的是考慮對方的感受。
在這場看似風平浪靜,實則轟轟烈烈的愛戀中,他獨自彷徨,獨自憂傷,獨自度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黑夜。
李成器說的對,那個女子,教會他什麼是愛,什麼是成長。
原本,他想娶她回家,給她一個正妻的名分。可是,父親說,沒有一位親王會娶女冠為妃。
現在,退而求其次,連一個妾的名分都不行。因為,她有了心儀之人。
是啊,她又教會他什麼是理智,什麼是放手。
身後的梧桐樹上,寂寂孤鶯一聲鳴,啼的都是落寞。
一位戶奴小步跑過來,施個叉手禮,道:“郡王殿下,相王來找您了。”
抬頭之際,李旦已經穿過月亮門,踩著窸窸窣窣的落葉,朝他走過來。
起身行禮,父子倆尋了一塊平坦的石頭,沿池坐下。
渭水秋風起,落葉滿長安。景龍池邊,門荒徑悄,蕭蕭漸積,呈現一片肅殺之象。
剛剛經歷過李重俊的景龍之變和景龍池事件,父子倆的心情,如同這秋日園林一般,多了幾分蕭索之味。
一片梧葉在風中婆娑飛舞,墜入景龍池裡,很快就被悠悠流水帶走了。
李旦觸景生情,隨口吟道:“落葉自隨流水去,一年秋聲一年心。”
幾許苦澀在李隆基的唇間漾起。“原來,父王也有傷春悲秋的時候!”
“落花逐流水,落葉逐秋風,都是自然現象。我們不可以像落花、落葉一樣追波逐流,迷失自己。秋去了冬來,冬去了春來,沒有什麼可悲嘆的。不似你,獨自在這裡生悶氣!”
“我只是……”李隆基欲言又止,“哎!算了,三郎實在不想多說!”
“你是不是還在生氣,父王逼你娶了王菱?”
“三郎不敢!”
“王菱是將門虎女,姿容秀麗,聰明伶俐,可謂是秀外慧中。四五年來,對你全心全意、一往情深,若說有錯,也就是始終未誕下一男半女。”
“心有所屬,就很難再分一半給別人了。父王不也是如此嗎?自從母親走後,您沒有納過一位妃子,每天孤燈孑影,對影憂愁。”
“這怎麼能相提並論呢?你的母親早就不在人寰了,而王菱是活生生的。你們的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
“日子,就這麼湊活過罷!盡心服侍您的豆盧娘娘被您氣走了,您沒有去請回來,不也是在湊活過日子嗎?”
神龍之變,李旦鋌而走險,掌控朝廷,卻把哥哥推上了皇位。
他在政治上的消極表現,讓豆盧慈音十分失望。
昔日的相王府長史、豆盧慈音的伯父豆盧欽望,突然向李旦提出,想要接侄女回孃家。
他說,豆盧慈音在宮中歷經了三十來年的風風雨雨,失去人身自由,生死繫於一懸,看透了人世的風雲變幻。
她陪伴李旦走過了最艱難的十四年歲月,只希望下半生,能夠自由自在地為自己活著。
聽了半天,李旦才明白,豆盧欽望所謂的回孃家,不是回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