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8章 秋雨頻繁淹坊門,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重俊起兵,讓李哲龍顏震怒。

成王李千里和左羽林衛將軍李承況等人,都是他最信任的李唐宗室。

李千里是吳王李恪之子,李承況是趙王李福之子,皆是太宗皇帝的孫輩。李哲復位以後,不斷委以重任,或封王,或拜將,給予了優厚待遇。

他們卻同室操戈,將矛頭對準了他。

李哲憤然下旨,將他們的姓氏改成了“蝮氏”,命右臺御史大夫蘇珦調查此案,如有發現同黨,一律伏誅。

同時,追贈武三思為太尉、梁宣王;武崇訓為開府儀同三司,魯忠王。

宗楚客奏請,斷李重俊身首,祭奠武三思、武崇訓父子。李哲毫不猶豫地命人將李重俊的首級斬下,獻於長安崇尊廟。

魏元忠的兒子魏昇,當時被亂兵所殺。

李哲不僅沒有追責,反而說他平寇有功,委任如初。

在習藝館任內教博士的蘇安恆,原本與此事毫無關係,卻過於矜高好奇,四處放言道:“太子誅殺武三思,是我定下的計謀。”

結果被人告發,不幸牽連進此案,冤死在獄中。

一場兵變,再一次讓玄武門成了不祥之地。眾臣建議,改玄武門為神武門,玄武門門樓為制勝樓。李哲同意了。

安樂公主哭哭啼啼,奏請將駙馬都尉武崇訓的墓改為“陵”,李哲不加思索,就應允了。

給事中盧粲當庭駁奏反對,道:“陛下,自古以來,陵之稱謂,專屬帝王及儲君。諸王及公主墓,從來沒有稱陵者,何況是駙馬都尉呢?請您收回成命!”

庭下議論紛紛。

後來,李旦和太平公主也上奏,指出此事不合禮制,李哲才收回了成命。

安樂公主十分惱怒,進讒言將盧粲貶為陳州刺史。

皇叔李旦和姑姑太平公主向來堅定地站在李氏一邊,安樂公主則是韋氏的支持者。在立場上,他們是勢不兩立的政敵。

安樂公主找到兵部尚書宗楚客,要他伺機除掉李旦和太平公主。

宗楚客聰明絕世,善於文字,是高宗一朝的進士及第,憑藉科舉考試進入官場。

早年曾因貪汙受賄,被人揭發,和哥哥宗秦客一起被流放到嶺南,歲餘召還。

李重俊兵變那日,他率兵堅守在太極殿前,受到了皇后韋晚香的賞識,一有事情,就會召他前來問政。

他敏銳地看到,武三思一死,韋后身邊立刻多出了一個位置。

宗楚客決定,要步他的後塵,忠心追隨韋后母女。

他要以百倍的努力,活成另一個武三思,來報答她的知遇之恩。

苦思冥想後,宗楚客唆使侍御史冉祖雍上奏,誣告李旦和太平公主是李重俊的同謀。

當天,是他們的人開啟神武門,放走李重俊,應該將他們二人收付詔獄。

李重俊起兵那天,李旦騎馬趕到神武門前,確實人人都看到了。

李哲很重視這個案件,讓御史中丞蕭至忠負責調查。

蕭至忠,出生於蘭陵蕭氏,歷任監察御史、吏部員外郎等職,因為依附於武三思,才升任了御史中丞。

李哲讓他去審理此案,安樂公主大為高興。只要隨便找一些人證、物證,整垮皇叔和姑姑,那還不是易於反掌?

出乎意料的是,蕭至忠表面上屬於韋武一黨,私下裡卻是太平公主埋在韋武一黨裡的暗樁。

接過這個卷宗,蕭至忠當即就哭了。

李哲不解地問道:“蕭卿何故哭泣?”

蕭至忠道:“那天,臣也在制勝樓上。相王殿下快馬衝入神武門,嘴裡喊的是 ‘太子殿下,放下兵戈,不要忤逆犯上!’臣等聽得清清楚楚,相信陛下也是聽到了。為何到了某些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