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井龍池黃龍昇天,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探出頭來,伸到了李哲面前。

“陛下,您是玄黃龍子,順應天命下凡,開創經天緯地之業。怎可聽信小人的風塵之言,忠奸不辨,差點害了無辜之人!”

李哲惶恐地連連擺手,道:“朕,朕已經知錯了!”

“相王當年固請遜位於您,你們兄弟二人風雨同舟,休慼與共,一起渡過了那麼多難關。如今,苦盡甘來了,卻不能共享當下的靜好歲月。將兄弟逼上窮途,與您無益啊!”

“都是朕不對,讓相王負屈含冤了!”李哲羞愧難當。

敖洋道:“我本要跟隨陛下一起守護長安,今日,現了原形,只能迴歸天庭去了。”

李哲追悔莫及,看著敖洋張開羽翼,伸展身姿,乘風雲,御虹霓,搖頭曳尾,向著昊蒼飛去。

一道耀目的紫電霹靂落在人間,點亮了整個天空。

再次睜眼之際,黃龍已經不見了蹤影。

李哲愣了許久,才心有餘悸地說道:“擺駕,回宮!”

眾人叉手目送帝駕離開。

經歷了無數次大起大落,李旦從來沒有像今日一樣慌張過。

他走到太平公主面前,帶著幾分感激的口吻道:“剛才,實在太險了!幸得妹妹相助,才脫離了危險!”

“陛下讓宗楚客、紀處訥、蕭至忠等人進宮議事。路上,蕭至忠聽到宗楚客說起井龍池溢水之事,入宮後,又正巧碰到葉靜能法師鼓動陛下去隆慶坊視察,所以……”

“所以,你得到蕭至忠的報告,就急急忙忙趕來了?”

太平公主皺眉道:“妹妹聽說過很多關於井龍池的讖語,一直擔心三郎他們受到什麼不測。聽聞帝后來隆慶坊視察水患,就快馬趕過來了!”

這時,李隆基和李隆範、李隆業走過來,叉手道:“三郎、四郎、五郎感謝姑姑相救,期望以後,有機會報答您!”

“感謝的話就不必說了,姑姑也期盼你們平平安安的!”

姑侄們相視一笑。

黃龍昇天,在長安轟動一時。

回宮後,李哲立刻下令,將井龍池改名為景龍池,原先住在隆慶坊南側的百姓全部安置到別處,命司農卿趙履溫將其打造成皇家園林。

進入九月,朝廷人事變動頻繁。

以楊再思為中書令,蕭至忠為黃門侍郎,兵部尚書宗楚客為左衛將軍,同中書門下三品,太府卿紀處訥並同中書門下三品,不久提為侍中;中書侍郎於惟謙罷為國子祭酒。

朝堂上也出現了一些重要的空缺職位。

韋晚香沿襲則天大聖皇后的做法,把自己的堂兄韋溫、族人韋安石、韋巨源等人,安排做了宰相。多位堂兄、堂侄、族弟都身居要職。

王同皎死後,定安公主新寡,韋晚香賜婚,將她嫁給了韋溫的從弟韋濯;把成安公主嫁給韋溫的侄子韋捷;又把妹妹崇國夫人嫁給了嗣虢王李邕。

京兆韋氏一族,成了赫赫揚揚的駙馬房,勢力堪比當年權傾朝野的武氏家族。

神龍三年九月五日,李哲下詔,改元景龍。

趙履溫基本完成了景龍池的改建。

李哲迫不及待地率領皇后韋晚香、上官婉兒、葉靜能法師、諸位公主、皇子,以及親信大臣去景龍池遊玩。

趙履溫早年做過易州刺史,沒什麼才華,靠著妹夫桓彥範的舉薦,才在京中謀得一個小官。

桓彥範倒臺後,能借以立身的本領,只剩下造園技術和溜鬚拍馬了。

他挖湖疊山,開渠引水,將景龍池池面擴至數十頃,四周建起亭臺樓閣,種上名貴花木,成了一座碧波盪漾,繁花點綴的園林。

李哲頗為滿意。

上官婉兒以“景龍秋池”為題,讓隨行的昭文館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