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章 凌空觀真人落淚,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毛仲道:“剛才站在大明宮中,看了一圈。原來常常跟我吃酒吹牛的那幫禁軍,個個都不見了,如今守衛御前的,竟然沒有一個是認識的!”

李隆基失望地說道:“離開長安兩年,陛下左右高官、南衙北衙,都被韋后一手佈下的黨朋掌握著。皇帝,不過是她的提線傀儡罷了!”

“殿下,我們下一步該如何行事?”王毛仲和李宜德齊聲道。

李隆基緊緊抓住他們的胳膊。

“為了靖清大唐內難,我們一定要暗中聚結才勇之士,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勢力,才能與韋后分庭抗禮!”

王毛仲道:“景龍之後,萬騎禁軍成為左、右羽林飛騎精華,是皇宮的宿衛主力,也是天子身邊最信任的禁軍。殿下,我們欲成大事,首先要得到他們的支援!”

永昌元年,則天大聖皇后將左、右羽林軍更名為左、右羽林衛,改百騎為千騎。

景龍元年,千騎在李哲手中得以迅速發展,更名為萬騎,成為北衙羽林衛中最重要的一支禁軍。

李宜德道:“毛仲說的是!玄武門之變、神龍之變和景龍之變,都藉助了北衙禁軍的力量。則天大聖皇后,也是依靠北衙禁軍討伐政敵,穩固自己帝位的!”

王毛仲拍了一下自己的掌心。

“景龍之變為什麼會失敗?因為重俊只爭取到了部分北衙禁軍的力量,未深得萬騎這支宿衛主力軍的支援,讓他們倒戈相向,解了兵困,以致功敗垂成!”

那粗獷的聲音中夾雜著喘氣聲,聽起來像是從大甕中發出來的。

黑暗中,李隆基睜著碩大的眼睛,一眨不眨。

神龍年間,他做了三年的衛尉少卿,掌管宮中武庫、兵器,與萬騎禁軍多有來往,對他們有了初步的認識。

正如王毛仲所說,只有得到萬騎禁軍的支援,才會有勝利的希望!

“毛仲,你一定要想方設法,結納萬騎的幾位營長及軍中豪俊,經常賜他們飲食金帛,得其歡心。日後,定能為我所用!”

“殿下放心!左萬騎統帥葛福順、左萬騎果毅陳玄禮、右萬騎果毅李仙鳧等人,與在下有些交情,他們在那些大將軍的手下幹得不順心,與之交心並不難!”

李隆基的手摸到了李宜德的耳垂。

“宜德,天明後,你去朝邑尋找縣尉劉幽求,安排此人進京。我們相識於神龍之變,他進士出身,善於謀略,其高識遠見,非常人能及!”

李宜德抱拳稱是。

王毛仲左支右吾,欲說還休。

“毛仲,你有話就直說!”

“殿下,我覺得,二聖召集大家到長安觀禮,未必是件好事。您說,他們會不會有什麼陰謀?”

李宜德道:“是啊!當年,則天大聖皇后從洛河裡打撈出一塊所謂的寶圖,召集所有的宗室到洛陽集合,結果引起了越王父子的兵變。她借題發揮,最終把宗室王親一網打盡了。”

李隆基雙手交握,一隻手扯著自己的上唇,陷入了沉思。

說實在的,他也吃不準,韋氏一黨是否已經佈置好了天羅地網,等著李氏宗親跳下去。

一旦她要收網,李隆基必定也是網中之魚。

“韋后此舉究竟有何目的,尚不可知,如果有異謀,陛下肯定也是被矇在鼓裡的。我們且行且看,未雨綢繆,總是沒錯的!”

這時,有人輕叩房門,高力士推門走了進來。

“殿下,內侍監高公公來傳韋后口諭,令殿下和諸位兄弟在郊祀期間,無詔不得邁出府邸,不得私自會見相王、兄弟和朝臣!”

王毛仲和李宜德聽了,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天凝地凍之前,總是先有一場寒流來襲,繼而雪虐風饕,席捲大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