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羯鼓催花春光好,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景雲二年正月十三日,李旦任命太僕卿郭元振、中書侍郎張說二人為同平章事。
登基之初,李旦遇事會先聽取太平公主的意見,再徵求李隆基的意見。
他漸漸發現,朝中越來越多的官員附攀在太平公主的麾下,對太子李隆基構成了嚴重威脅。
李旦自然不希望妹妹過多插手政事,重蹈女主幹政的歷史。
後來,他愈來愈傾向太子,造成兩人的矛盾日益加劇。
他也曾經試圖在兩人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但他們都是強勢之人,誰也不會退讓一步。
一個是自己的同胞妹妹,一個是自己的親生皇子,兩者都不想辜負。
為了抑制公主一黨的勢力,只能多多提拔傾心東宮的官員。
太平公主卻不理解哥哥的做法,更加瘋狂地在朝中廣植朋黨。
一日,李旦正想召見韋安石,他剛好來到御前,彙報政事。
“陛下,括州刺史孔琮奏請,分括蒼以東為青田縣,復松陽以西為遂昌縣。三省宰相經過審議,覺得括州境域廣闊,分成括蒼、青田、松陽、遂昌、縉雲五縣,便於州縣管轄,請您明示。”
李旦起身,慢慢走到大唐輿圖前,手掌落在遼闊的江南道上。
“括蒼青田,是葉天師昔日修行之處,也是薛稷筆下的青田之鶴晝夜俱飛的地方。聽說那混元峰上風清月白,鳥語花香,春來田野間青芝葳蕤,以青田為縣名,十分應景,朕準了!”
韋安石聽後,低頭道了一聲“是”。
正欲退下,李旦叫住了他。
“太平公主上言稱,朝廷大臣皆傾心東宮,韋卿也是如此認為嗎?”
韋安石心裡“咯噔”一下,生出了幾分局蹐。
大殿中的氣氛忽然變得緊張起來。
韋安石是宰相韋巨源的侄子,以明經入仕,生性持重,為政清廉。神龍年間,兩人以宗親之誼,一同成為韋庶人的心腹。
韋巨源在唐隆之變中為亂兵所殺。
李旦為皇嗣時,韋巨源曾擔任他的太子賓客,念及當年的教導之恩,追贈特進、荊州大都督,諡號為昭。
韋安石跟著韋庶人,並沒有做過大惡大非的事情,神龍年間,還兼任過相王府長史。
李旦只免去了他的宰相之職,改授太子少保。
韋庶人倒臺後,竇從一被貶為濠州司馬,後又改任益州長史,並恢復了原名竇懷貞。
為了有朝一日能重回長安,他依附了太平公主。
竇懷貞寫信給她,稱韋安石出身京兆韋氏,當初也是韋庶人的人。
他被罷去宰相之職,對陛下和太子一定心懷憤懣,公主欲廢太子,需要大量人才,可將他召至麾下。
於是,太平公主多次讓女婿唐晙上門,邀請他到到公主府議事。
韋安石清楚,公主醉翁之意不在於酒,堅決推辭邀請,一次也沒有前往。
經歷過了韋庶人的波折,韋安石差點掉了腦袋,不想再陷於朝廷紛爭的泥淖中。
他的拒絕,表明了他的立場。
沒過幾天,韋安石升為侍中。
在太平公主眼裡,東宮又多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持者。所以,她上書李旦,稱“朝廷大臣皆傾心東宮”。
韋安石正了正自己的幞頭,道:“太子殿下仁明孝友,天下人人皆頌。公主為了一己私利,多次鼓動您另立太子,這,不過是她的離心計謀罷了!”
李旦背對著韋安石,像三清殿中的神仙造像一樣,巍巍挺立著。
“太子和公主之間的矛盾日趨激化,朕多次從中斡旋,不見有結果。朕越來越看不懂這個妹妹,作為金枝玉葉的大唐公主,能享受到的地位和待遇,已是空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