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8章 崔日用棄暗投明,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忽然,悠悠的笛聲又從東牆外飄來。

太平公主側目傾聽了數疊,溫聲道:“今夜,何人在宅子裡吹笛?”

李隆基回道:“是大郎成器。”

“大郎和崇簡性格最像。他也是個恭謹自守的人,不妄交結,不欲朝政,為人太安分守拙,不懂得變通。二郎、四郎、五郎,皆是如此。你們兄弟五位,姑姑唯獨欣賞你!”

“姑姑抬愛三郎了!”

“記得小時候,你入宮拜見皇祖母,小小年紀的你,敢在御前怒喝金吾衛大將軍武懿宗, ‘吾家朝堂,幹汝何事!’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那時候,姑姑就覺得你有鴻鵠之志、鯤鵬之懷,將來必成大器!”

葉法善天師閉目靜靜地聽著他們交談,默不出聲。

遙想當年,武氏一族是多麼風光啊!

所有的武氏子弟都看不起李氏子弟,卻鮮有李氏子弟出來反抗的。李隆基初生牛犢不怕虎,赫赫權勢震懾不了他。

太平公主不一樣。

對她而言,李氏是她的孃家,武氏是她的婆家。

無論誰做皇帝,兩邊都能沾得無上榮光,都能讓她安居簷下,清享榮華富貴。

如今,掌權的是韋氏一族。

太平公主瞬間被邊緣化,什麼都不是了,地位變得非常尷尬。

她選擇了與皇嫂韋晚香對抗,不僅僅是心繫大唐王朝的安危,更多的是關乎與切身相關的利益。

葉法善天師暗自感慨,太平公主早已不是數年前,那個身披細鱗戰甲、調皮又單純的姑娘了。

李隆基道:“那個時候,三郎年幼,根本不懂李氏與武氏的區別,只是懵懵懂懂地覺得,大唐王朝是李氏的朝堂,誰也不容侵犯。這麼多年過去了,三郎依然心存這個信念,什麼武氏、韋氏,任何異族都不可以染指李氏江山!”

太平公主聽了,神色變得凝重起來。

“先帝不明不白地死在韋氏手中,至今沒有給一個讓人信服的說法。三郎,我們只有奮起回擊,為他報仇雪恨,為江山扶危定亂!”

李隆基覺得,太平姑姑是一篇內容豐富又難以讀懂的文章。

有時候,是辭藻堆砌、文辭隱晦的駢儷文;有時候,是講究韻律,平仄起伏的韻文。

有時候,又是一首首短小精萃、明淨清麗的絕句,叫人讀之不盡,參之不竭。

他鄭重地點了點頭。“不及時刈除韋氏一黨,他們必定像荒草一樣,離離遍野,大唐江山怎能平靜!”

“姑姑和你一樣,誓死維護我們李唐江山,絕不能叫外人篡奪去!”

李隆基轉身尋找葉尊師,發現他正閉目安坐在不遠處。

葉法善天師慢慢睜開了雙眼。

“剛才,貧道暗中卜了一卦,得天火同人卦。此卦異卦相疊,乾為天,為君;離為火,為臣子百姓。上下和同,同舟共濟,象徵人際關係和諧,尤其與他人的合作會十分成功。殿下起事,必定是一呼百應的!”

“好!”太平公主非常激動,拍掌道,“這是取法於火,明燭天地;上情下達,意志和同,連上天都在幫助我們!”

王毛仲、李宜德、劉幽求、王守一等人紛紛表示,只要韋氏一黨有異動,就會與太平公主和臨淄郡王共赴生死。

第二天正午,李隆基與葉法善師徒在臨淄郡王府中促膝論道。

子虛為他們彈琴助興。

高力士進來稟報說,門口來了一位和尚,吵著要面見李隆基。

“你們施捨一些齋飯和銀兩與他便是,何必要面見本王?”

高力士低眉垂目,道:“那和尚不要任何施捨, 在門口一直嚷嚷什麼 ‘當今天下,一佛出世,二佛涅盤,只有臨淄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