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薛懷義恃寵生驕,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日開始,你不再是江湖馮小寶,吾為你賜名薛懷義。留在宮中,每日為吾誦經祈福!”
第一次入侍床笫,就得到了太后的喜愛。薛懷義受寵若驚,急忙叩頭謝恩。
為了掩人耳目,武太后授意他剃度為僧,並命駙馬薛紹認他為季父,宗籍歸入河東薛氏,抬高他的身份。
一夜之間飛黃騰達,平步登雲,薛懷義好幾天都沒回過神來。很久之後,他才確定,這不是在做夢。
是的,他發跡了,不再是街頭受人欺辱的小貨郎了!
薛懷義從小浪跡四方,養成了見啥人說啥話的本事。三寸蓮花之舌,把武太后哄得服服帖帖。
有他在側,散朝後不再青燈孤影、小窗蕭索,武太后自然是精神矍鑠、容光煥發,小病小恙也都不藥而癒了。
他日日花天酒地,遊手好閒,騎著御賜的紫騮馬出入宮廷,十餘名寺人緊隨左右,誰也不敢再小瞧他。
武氏諸王及朝臣見他寵冠天下,無不以禮相讓,尊其為薛師。
尤其是武承嗣和武三思,每次見面,都殷勤地為他牽馬提履,嘴裡薛師長,薛師短,喚個不停。
偶爾,他會帶領幾個僧人在太初宮裡誦讀《大般若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佛家經典,裝作大德高僧的樣子。
薛懷義大字不識幾個,哪裡懂得佛學?
即使點燃了佛燈,披上了袈裟,拿起了佛珠,也無法在神聖的佛堂中靜心誦經,在青煙繚繞中安然禪坐。
這天午後,太平公主又入宮來了。
武太后道:“太平,你臨盆在即,就在家安歇待產吧,不用日日入宮,來看望母后了!”
每日請安,變成了打擾。
太平公主心領神會,佯裝生氣道:“母后有了薛師,就不想看見女兒了嗎?”
武太后以指代梳,緩緩梳理著太平公主的望仙髻,嘴上笑而不語。
她將自己頭上的一枚蝶戲牡丹鎏金步搖取下,插到了太平公主的髮間。
舉著雙鸞葵花銅鏡,太平公主看見鏡子裡的母親,像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一樣,眉目之間春光盪漾。
父皇駕崩以後,母親很久沒有這樣開懷過了。
“母后可知,四哥的竇德妃,也有了身孕?”
“是嗎?這些宮婢們太不像話了!怎麼也不來報告一下,吾好賞賜一些物品給她。”武太后嘴上這麼說著,心頭還是吃了一驚。
李旦膝下,已有李成器、李成義兩位皇子和幾位縣主。
但在她的記憶裡,他還是那個埋首隻讀聖賢書的幼子,行事低調而不張揚,語有力而不露鋒芒,一直在宮中默默無聞,缺乏存在感。
竇淺漪入宮後,與李旦情投意合,比翼連枝,十分恩愛。
懷孕三個多月,因為畏懼太后的威勢,不敢前來稟報。
太平公主走後,武太后命上官婉兒送去綾羅綢緞百匹,派遣殿中省尚藥局的侍御醫沈南璆扈從診療。
文昌左相劉仁軌薨世後,朝中諸臣起起落落,無人能在宰相位置上久坐。
垂拱元年二月,以春官尚書武承嗣、秋官尚書裴居道、右肅政大夫韋思謙並同鳳閣鸞臺三品。
一個月後,武承嗣被罷相。騫味道處事不力,也被貶為青州刺史。
五月,以裴居道為內史,納言王德真流配象州,冬官尚書蘇良嗣接替了他的位置。
不久,又以天官尚書韋待價和地官尚書韋方質同鳳閣鸞臺三品,以文昌左相魏玄同為鸞臺侍郎、同鳳閣鸞臺三品。
入夏後,洛陽一天比一天熱。這天,武太后處理完朝政,擺駕回到上陽宮。
薛懷義親自在大殿門口搖扇相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