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立紫微天降攙星,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去了,人生能有幾個甲子呢?先帝卒後百日,在長安立大獻佛寺,度僧尼兩百人為他誦經祈福。真想拋下整個天下,再次遁入空門,隨他而去啊!”

上官婉兒小心翼翼地牽著她的手。“陛下孱弱,尚不能負山戴嶽,哪裡能夠離得開您的教導和指點呢?”

走到佛龕擺放處,武太后雙手合十,虔誠地跽跪在一尊和田羊脂玉彌勒菩薩坐像前。

這是她最鍾愛的彌勒佛像。

佛像高約一尺,造型飽滿,周身呈溫潤的珠白色。佛頭微低,面目安詳,跏趺坐於蓮花須彌座上,左手掌心向上放於腹前,右手觸地,作降魔印。

彌勒菩薩,名阿逸多,又稱慈氏菩薩,是佛教世尊釋迦牟尼的傳承弟子,也是他圓寂入滅後教化娑婆世界的繼任菩薩。

十四歲入宮時,母親楊氏送了這尊彌勒菩薩坐像,讓她每日殷勤供奉。

早些年,每天祈願太宗皇帝能多看她幾眼,在眾多的嬪妃中注意到微眇而不起眼的她。

可惜,彌勒菩薩沒有顯靈,隨著太宗皇帝駕崩,她被髮往長安感業寺,被迫出家為尼。

遁入空門,每日青燈黃卷,日日陪伴身邊的,只有這尊彌勒菩薩坐像。

武太后在菩薩面前許下一願,如果李治能將她接回宮中,一定會將彌勒菩薩造像廣佈於世。

做了兩年的佛門弟子,彌勒菩薩終於顯靈。李治在王皇后的支援下,將她接回了宮中。

她沒有食言,成為大唐的繼後之後,多次下令在大唐各地開鑿窟龕及淨土,雕造彌勒菩薩和彌陀尊像。

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龍門石窟、炳靈寺石窟等地,都立了彌勒菩薩的造像。

咸亨三年,武太后以兩萬緡脂粉錢,命淨土高僧善導為監造,根據自己的形象,在洛陽龍門山敕造了一尊八十五尺高的盧舍那佛像,並親率眾臣,參加盧舍那佛的開光儀式。

高宗天皇大帝駕崩後,她將原先立下的“道先佛後”的政策,改為“佛道並重”,以表自己的崇佛之心。

“天攙出,兵禍起。大唐皇太后武照,誠願天下太平,無災無癘!”武太后雙目微闔,兩手加額,伏拜在彌勒菩薩前。

“日蝕星隕,謫見於天,預示著李唐王朝正在走向衰敗!”葉靜能法師的話反反覆覆在她的耳邊迴響著。

天下昏茫,我何不光大所居;女主不立紫微,便由我開創先河!她又在彌勒菩薩面前許下了一個心願。

文明元年九月六日,武太后改元光宅,大赦天下。光宅,意為光大所居。

西晉左思《魏都賦》中有“暨聖武之龍飛,肇受命而光宅。”

稱帝之念,第一次不加掩飾地流露在眾人面前。

改東都洛陽為神都洛陽,幷州為北都,紫微城為太初宮。

太初者,天地元氣始萌,為萬物之始本,寓意一個屬於她的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同時,改尚書省為文昌臺,左右僕射為左右相,六曹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中書省為鳳閣,中書令為內史;門下省為鸞臺,侍中為納言;御史臺為左肅政臺,增置右肅政臺;其餘省、寺、監、率之名,都分類加以更改。八品以下官吏舊服為青者,都改成碧色。

光宅元年八月二十七日,武太后不知何故,忽然罷去武承嗣的相位,只任為春官尚書。

在所有武氏子弟中,武承嗣與武太后的血緣關係最為密切。

可是在武太后的眼裡,他只是個凡胎濁骨、不堪造就的平庸之輩。

為了邀寵,武承嗣多次奏請,追封武氏先祖為王,設立武氏太廟,供奉武氏七世祖。太后同意了他的提議。

古之禮制,天子立七廟,諸侯立五廟,大夫立三廟,士立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