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章 承周禮而治盛業,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以一篇洋洋灑灑的治國策略拔得頭籌,一夜之間,名震天下。

張榜那天,澄懷替父親來看榜,張說的名字高居榜首,立刻跑回紫澤觀,給父親寫信報喜。

“經過策問答辯,其他有才華者,是否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

“取人以器,求才務適!有才華者,朕皆委以重任,或為鳳閣舍人、給事中,或為試員外郎、侍御史、補闕、拾遺、校書郎等等。”

“陛下破格錄用庶族寒士,這些學子,十年寒窗苦讀,終於有了報效朝廷的機會。在以往,這是難以企及的!”

“以前,朝廷取士,不僅要看科考成績,還要有名門學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投上自己的得意之作。”

“投卷,確實能讓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但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沒有背景的寒士,想得到仕進的機會,簡直比登天還難!”

從北周、大隋直到唐初,朝廷的統治階層,基本都是武川關隴集團。

當年,名動天下的宇文氏、楊氏、蕭氏、李氏、獨孤氏、竇氏、長孫氏等門閥世族,均是其中成員。

聖神皇帝以女子身份,在男權社會里成為一代帝王,來自門閥世族的阻力必然是巨大的。

為了避開關隴集團對自己的統治造成阻力,女皇將都城從長安遷至洛陽。

無奈洛陽,又是山東舊日世族勢力的聚集地,一度讓她寸步難行。

各族之間相互聯姻,與座下門生、故吏結成勢力集團,形成堅不可摧的政治力量。朝中當政的外戚、宦官也要同他們聯結、斡旋。

門閥世族,累世公卿,可以輕易取得功名。

這些世族子弟長期擁有政治特權,生活驕奢腐化,不耕而食,不織而衣,多是平庸之輩,難得出一兩個逸群之才,偏偏又霸佔著朝廷的人才儲備庫。

這樣的制度下,士庶之際,猶如天隔。

庶族寒士只能堅守貧賤,沒有仕進之路,就算步入政途,也會受到世家大族的掣肘和壓制。

朝廷渴求文安邦國、武定邊疆的人才,但要選拔真正的人才,舉步維艱。

科舉取士,可以有力地瓦解、貶抑這些世家大族,為大周朝廷夯實了統治天下的社會基礎,真正實現“天下英賢,皆為我用”的目的。

女皇臉上漾起自信又灑脫的一笑。

“在朕的心目中,這些寒門學子出生卑微,生活困頓,卻能深刻地洞察民間疾苦。他們清清白白地立在朝堂上,沒有門閥糾葛,懷揣的只有濟蒼生、安社稷的使命!”

“陛下透過科舉重用寒士,又下詔內外九品官員及百姓,皆可自舉,為天下人廣開仕進的通道,相信越來越多的有才之士,會被朝廷吸納而用!”

女皇擺弄著手中的金平脫鳳鸞牡丹茶盞,眼神中充滿了希望。

“求才貴廣,考課賁精,是英雄,朕從來不問出處!”

葉法善天師想起昔日長安的放榜日。

“過去,每到春闈時,長安安靜得出奇。騎馬上街,亦不敢大聲吆喝。一到放榜日,便處處載歌載舞,那叫一個熱鬧!”

“大唐科舉各項中,明經取士最多,最尊貴榮耀、最難及第的卻是進士科。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能品嚐登科之喜的人,實屬鳳毛麟角!”

“多少人寒窗十年,屢試不第吶!所以,新科進士想出了各種慶祝活動,如聞喜宴、櫻桃宴、曲江宴、月燈閣馬球宴、關宴……對了,還能雁塔題名,流芳百世!”

女皇彷彿也掉入了回憶的深淵。

“朕曾和先帝在長安月燈閣觀看新科進士打馬球。他們跨馬執杖,馳騁擊拂,四面看棚櫛比,觀者如山。擊拂罷,進士們痛飲於佛閣上,那場面,真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