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王慶之請廢皇嗣,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長倩立刻回道:“大周新立之初,臣就上奏,改皇嗣為武姓,作為大周儲君,陛下同意了。如今,皇嗣已入東宮,在眾人心目中,他是名正言順的大周繼承人。陛下無故廢儲,國將動盪也!”
歐陽通和格輔元亦稱不可。
“讓王慶之進來,朕要看看,他有什麼理由要請廢皇嗣!”女皇含怒道。
“是!”上官婉兒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張嘉福,出殿去了。
王慶之躬著身子進入徽猷殿,三叩九拜,動作麻利,似乎練習過很多次。
嘴裡高呼道:“陛下,今日坐擁天下的是武氏一族,皇嗣是李氏子孫,怎可成為大周未來的儲君?草民代表洛陽百姓冒死請願,廢去皇嗣,立左相武承嗣為大周太子!”
女皇的冷眸微微動了一下。
一介草民,哪來的膽子請廢皇嗣?眼前這個王慶之來自何方,心中自然明白的很。
女皇記得,大周新立的第二天,武承嗣就試探過她的想法。“姑姑,您成為史上第一位女皇了,將來,立哪位武氏子弟為繼承人啊?”
那急不可耐的樣子,著實讓人有些討厭。
“你覺得,該立哪位武氏子弟為繼承人呢?”女皇裝作糊塗,反問了一句。
武承嗣點頭哈腰道:“不管姑姑立誰為大周太子,只要不是李氏子孫便好!”
“為何不能立李氏子孫為繼承人?”
武承嗣把胸口拍得砰砰作響。“他們身上流淌著李唐的血脈,與我們並非一族。大周王朝,是武氏子弟建立的,豈能立李氏子孫為繼承人?”
不出幾日,女皇接到多位大臣上書,請求立武承嗣為大周太子。
武承嗣比武三思年長,又為大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一直認為自己才是名正言順的大周皇位繼承人。
趁著大周太子還未確立,急巴巴地鼓動大臣進諫,請求立他為太子。
武輪做了六年的大唐天子,又從大唐天子變成大周皇子,以皇嗣的身份入主東宮,距太子之位僅僅一步之遙。
他既是李唐王朝的象徵,也是李唐遺老孤臣們效忠的第一旗幟。
如果武承嗣參與奪嫡,武輪自然而然就成了武氏諸王的眼中釘、肉中刺。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
武承嗣啊,武承嗣!你真是愚蠢到了極點!女皇暗自搖了搖頭。
“放肆!武輪是朕的親生皇子,一介百姓,妄議皇嗣,罪該萬死!”
“陛下,您不能立皇嗣為太子,他是李氏子孫啊!”王慶之長跪不起,大有你不答應我就不走的架勢。
女皇大怒道:“千騎何在?立刻將此人趕出太初宮!”
十餘位千騎禁軍披甲持戟,橐橐而來,將王慶之拖出了宮殿。
王慶之屢屢求見,以死泣請,整日帶著一幫人在太初宮外高喊:“神不欲歆類,氏不祀非族!”
這些傢伙精力充沛,足足喊了五六天,仍不見停歇的意思。
女皇十分生氣,命夏官侍郎李昭德前去詰責他們。
李昭德出身隴西李氏丹楊房,年輕時以明經入仕。
他精明幹練,不畏強暴,在朝中有一定的威望。酷吏恣橫,大肆陷害忠良時,人人畏懼,只有他敢當庭參奏酷吏徇情枉法,大大挫殺了他們的氣焰。
但他也經常意氣用事,嫉惡如仇的性格,讓他得罪過不少人。
走到太初宮外,李昭德毫不猶豫地命人將王慶之笞殺了,其他請願的百姓紛紛驚逃。
李昭德返回宮中覆命。
“陛下,關於皇嗣廢立,臣有一言。”
“李卿直言!”
“自古以來,沒有侄子為天子,而為姑母立廟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