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章 蓬萊仙島求聖水,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手稱好,從欲浮亭裡走出來。
“原來你們都在啊!”
“我們在偷學師父的劍術!”
葉法善天師收了太乙混元劍 ,將它掛到了身旁的一棵青松上,道:“師父將太乙混元劍掛於松枝上,誰能知道這裡有何典故?”
澄懷脫口而出:“刃樹劍山!”
葉法善天師搖了搖頭。
“我猜是 ‘刀山劍樹’!”子虛信誓旦旦地說道,“刀山劍樹,是佛家經典《阿含經》記載的地獄之刑!”
“你和澄懷所說的,其實是佛教中的同一種地獄酷刑。《南齊書》中記載的是刃樹劍山,《阿含經》中記載的是刀山劍樹,只是名稱不同罷了!”
雲鹿看了半天,道:“師父,您將太乙混元劍掛於樹枝上,說的莫不是 ‘封刀掛劍’吧?”
“為師寶刀尚未出鞘,怎可封刀掛劍呢?”葉法善天師依舊搖了搖頭。
石清見眾人都沒猜對,靦腆地摸摸自己的頭,嘿嘿一笑道:“寶劍掛於青松枝頭,不就是 ‘松枝掛劍’嘛!”
葉法善天師雙手一拍,道:“石清說對了!師父要講的,正是 ‘松枝掛劍’的典故!”
澄懷道:“師父快點講與我們聽!”
“相傳,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四子季札,受封延陵,人稱延陵季子。一日,他出使晉國,路過徐國,順道去看望徐國國君。徐君十分中意季札腰間的佩劍,很想得到它。”
雲鹿坐在欲浮亭邊的臺階上,雙手託頜,眨著清澈的眼睛,問道:“季札捨得把自己的佩劍送給徐君嗎?”
“因為使命在身,季札無法馬上將佩劍送給徐君,只是記在心裡。回來時,專程路過徐國,想把寶劍贈予徐君,沒想到,他已經去世了。”
“後來呢?”雲鹿繼續追問。
“後來,季札去了徐君的陵墓前,將寶劍掛在陵墓旁的松枝上,三拜後才離去。他的侍從說, ‘公子,徐君已死,誰還會在乎這把劍啊?’”
子虛笑笑:“對啊!徐君已經去世了,季札還把寶劍送到陵墓前,這是為何?”
“季札說, ‘君子不能欺心!徐君喜歡此劍,我無法馬上贈予,但我心裡已經答應要將此劍贈送給他。’為此,徐國人作《徐人歌》盛讚他, ‘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脫千金之劍兮,帶丘墓。’”
澄懷道:“《老子》言,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季札心存仁義禮智信,未得許諾,卻誠信為之,才有松枝掛劍的美談!”
“季札是個至德之人!我們許諾高宗天皇大帝和皇嗣殿下淬鍊護國聖劍,也當誠信為之!回到青田已有五六日了,師父打算,明日赴東海蓬萊,向東王公東華帝君討取至陽聖水。”
子虛拍拍懷裡的上古逸音,道:“師父,我們回來後,來耕心草堂求醫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們都去東海蓬萊了,這裡誰來負責啊?”
葉法善天師略一思索,道:“澄懷和雲鹿跟我一起去東海蓬萊。子虛,你醫術最為高超,就留在這裡打理耕心草堂,指導石清學習一點望聞問切的知識罷。”
子虛偷偷瞥視一眼雲鹿,嘴邊十分不情願地吐出一個“哦”字。
想到她要離開這麼久,滿心不快,臉上連個笑容都擠不出來了。
第二日一早,師徒三人飛行在皚皚雲霧之間。
江南道東去一萬餘里,是溟海地界。
溟海上有一處無底淵谷,名曰歸墟。
坤靈大地上,天漢百川之水,八弦九野之溪,皆向東流去,匯入歸墟。正是有了這處淵谷,大海才永遠不會滿盈。
此地常年無風,而洪波百丈。凡人不可企及,唯有飛仙能到此處。
撥開層層雲霧,葉法善天師見茫茫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