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章 則天門女皇登基,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連夜寫下了辭帝書。
第二天,他身穿天子袞冕,手持辭帝書,緩緩走上貞觀殿。
走到丹墀下,在百官的注視中,李旦摘下了頭上的垂珠十二旒冠,交給高延福公公。
他捧笏奏道:“朕在位六年,身體始終抱恙,無法親政。幸得太后神武,光曜明德,天下安寧。天命攸歸,鳳臨天下,四海之內,率土歸心,朕不才,願追踵堯典,將大唐帝位禪讓於您,請您俯察民心,肅承天命!”
上官婉兒走下丹墀,接走了辭帝書,獻到太后案前。
百官紛紛勸進。
右衛將軍李安靜猝然衝出列隊,跪到李旦面前,痛哭流涕。
“陛下,先帝將大唐江山傳到您的手上,怎可拱手讓人?不可!不可!萬萬不可!將來,您有何顏面去見先帝啊!”
朝堂上,寂若無人,落針可聞,誰也不敢多吐一個字。
剛剛拜為鸞臺侍郎的樂思晦走出列隊,死死抓住李旦的衣袖。
他大聲喊道:“老臣是鸞臺侍郎、同平章事,有權代表鳳閣鸞臺的宰相,拒絕陛下讓位,拒絕太后承襲帝位,篡奪大唐江山!”
也許是太激動了,樂思晦像個顫顫巍巍的老人,幞巾飄落在地上,露出滿頭蓬髮,卻想用最後一絲力氣,阻擋李旦把大唐皇位讓給自己的母親。
李安靜膝行數步,抱著他的雙腿,道:“陛下,先帝傳位廬陵王,說出讓國之言,太后廢黜他,將您扶為大唐皇帝。如今,您要讓位他人,與廬陵王有何區別呢?”
李旦的嘴角微微抽搐著,心中鮮血淋漓,臉上卻要帶著從容的笑。
來俊臣怒喝道:“這兩人有謀反之圖,來人!將他們拿下!”
多位千騎禁軍衝上大殿。
樂思晦和李安靜的手被人粗暴地掰開,李旦的身子跟著顫抖了一下。
他聽到瀾袍擦在地上的“哧哧”聲,和著他們嘴裡發出的“大唐萬歲,萬萬歲”的呼喊,喧譁聲漸漸遠去,最後,什麼都聽不見了。
小插曲很快就平息了,朝堂上恢復了寧靜,彷彿什麼事情都沒發生過。
燭火熒然,高照朝堂。武太后坐在龍榻上,威儀不類,令人望而生靡。即使不稱帝稱王,她的周身也散發著氣吞山河、唯我獨尊的帝王氣概。
這樣的插曲,見的太多了,絲毫沒有讓她動搖一下。
三讓三推,一請再請。
載初元年九月九日,壬午,六十七歲的武太后,順應皇帝及群臣、百姓的熱烈請求,正式在太初宮則天門登基稱帝,尊號“聖神皇帝”。
她頭戴垂珠十二旒冠,身穿十二章紋天子冕服,威風凜凜、氣貫長虹,一步一步,志滿意得地登上則天門。
上衣黑繒表面,纁色為裡,盤金刺繡日、月、星、龍、山、華蟲、火、宗彝八章;下裳繡藻、粉米、黼、黻四章。
宣佈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大赦天下。
從武照到武曌,從太宗皇帝后宮裡小小的武才人,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唐皇后,再到普天同尊的大周聖神皇帝,在權力的道路上摸爬滾打,一路跌跌撞撞,艱難地走到了今天。
十餘年精心謀劃,深猷遠略,天時地利人和之下, 終於榮登帝位,定鼎河洛。
她以殺伐果斷的鐵腕手段,不惜血腥斬殺親情,株連蔓引荼毒天下,不畏深陷萬劫不復的深淵,一路披荊斬棘,血流漂杵,以一人之力,逆轉了這個男人稱霸的世界。
從此以後,她不再是一芥之微的女人,她是光芒萬丈、普照眾生的日月,是為大周百姓撐起的遼闊無垠的晴空。
新朝繼續以武承嗣為文昌左相、兼任知政事;岑長倩為文昌右相、同鳳閣鸞臺三品;司賓卿溧陽史務滋為納言;鳳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