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 太上夢臨紫霞宮,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部落,擁立阿史那泥熟匐為突厥可汗,蜂集漠北二十四州部眾數十萬人,公開反叛了大唐王朝。
一時間,河東、河北震動。
禮部尚書兼檢校右衛大將軍裴行儉剛從西域平叛回朝。
武照任命他為定襄道行軍大總管,率太僕少卿李思文和營州都督周道務將兵十八萬,會同西軍程務挺、東軍李文暕,合兵三十萬。
同時,命回紇部落自漠北南下,兩軍南北夾攻,共同擊討突厥叛軍。
在裴行儉將軍的指揮下,唐軍於黑山大破突厥,生擒大酋阿史德奉職,突厥可汗阿史那泥熟匐被其部下所殺,突厥叛軍只能退守狼山。
永隆二年正月,阿史德溫傅從夏州迎來頡利可汗的族侄阿史那伏念,北渡黃河,立為突厥可汗,聯兵進攻大唐原州、慶州一帶。
武照再次命裴行儉為主帥,程務挺為副將,一同討伐突厥。
七月,阿史那伏唸的妻子與輜重在金牙山被程務挺繳獲。
無奈之下,只能向大唐請降。
裴行儉將軍向阿史那伏念許諾,投降後可以保其不死。
得到不殺的承諾後,阿史那伏念逮捕了阿史德溫傅,獻給裴行儉,一同進京面聖。
裴行儉將軍在戰場上屢立大功,朝中黃門侍郎裴炎對他十分嫉妒。
眾所周知,裴行儉是大唐軍中第一將帥,以他的累累戰績,完全可以勝任兵部尚書,或者進入大唐中樞,成為諸相之首。
但他向來反對武照參政議政,如果將活捉阿史那伏唸的功勞,記在裴行儉的身上,對他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
裴炎得到武照的暗示,要將功勞記在程務挺身上。
於是,裴炎上書李治天皇,說阿史那伏念等人,是因為南有程務挺所逼,北有回紇所迫,窮窘之下才投降大唐的。
這些降將,一旦日後形勢對其有利必然復叛,所以應該斬草除根。
李治聽信裴炎之說,下令將阿史那伏念、阿史德溫傅、阿史德奉職等五十四員突厥降將,全部關押起來,等待秋後誅殺。
裴行儉的軍功不予記載,只被封為聞喜縣公。他耿耿於懷,從此以後,一直稱病不出。
沒有了裴行儉,程務挺一躍成為大唐王朝的第一名將,被提拔為右武衛將軍、平原郡公。
他非常感念裴炎的提攜之恩,兩人的關係也日益密切起來。
不知不覺,程務挺也成了天后一黨的人。
葉法善天師輕輕放下信箋,自言自語道:“殺掉這些突厥降將,恐怕他們復國的火種,將更加熊熊燃起,毒燎虐焰,傷的都是自己!”
一夜無眠。
五更還未結束,天色已經大亮。葉法善天師起身下榻,獨自登上點易臺。
幾聲生澀的琴音斷斷續續地傳來。
放眼望去,一個瘦弱的身影正獨自坐在松下撫琴。
葉法善天師舉步走了過去。“子虛,清溪觀尚未開靜,你怎麼這麼早就來習琴了?”
子虛站起來,行了個叉手禮,道:“昨日,弟子得了師父新譜的《梅落寒枝》,十分喜歡。凌晨時分,早早醒來,拜了三清、四御和大帝,就來習琴了。”
師父眉如墨繪,眼窩深邃,稜角分明的冷峻中,流露出幾分讚許。
“已到盛夏,天氣炎熱,此時,正是混元峰上最清涼的時候。習琴,最講究一個清字。”
“師父曾說,清音得於清心,清心源自清骨,弟子一直銘記在心!”
“地僻、琴實、弦緊、心專、氣肅、指勁、按木、彈甲,八者俱備,清心自來,如月印秋江,永珍澄澈也!”
子虛拿起琴譜,趁機請教起來。
“師父,您看這支《梅落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