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章 七星爐淬劍失敗,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濃稠,飄飄忽忽,籠蓋四野,讓人伸手不見五指。

耳邊隱隱綽綽聽到一聲嬰兒的啼哭聲,彷彿近在眼前,又遠在天邊。

忽然,澄懷感覺到腳下有一條細長的東西緩緩掃過腳背,綿軟而又溼滑。

葉法善天師大喝一聲:“起!”

兩人騰空而起,手起劍落,兩把太乙混元劍化作一道閃電劈下,如白蛇吐信,秋霜掃葉。一聲淒厲的嘶叫響起,一道影子遁地而走,轉眼消失不見了。

雲開霧散。

地上只有一條帶血的尾巴,劈劈啪啪,上下跳動著。

葉法善天師用太乙混元劍撥弄了一下尾巴。

“這是鹿吾山上的神獸,名曰蠱雕,生活在鹿吳山間的溪水裡,聲音如嬰兒啼哭,專食路過此山的行人和野獸。它來無影去無蹤,從來沒有人見到過它的樣子。”

“剛才,我們差點成為它的腹中食物了!”澄懷心有餘悸。

師父默默地走到山腳下,轉了一圈。四周懸崖峭壁,藤蔓繞於孤崖之上,草木生於壑縫之中,竟然沒有一條路可以上山。

他抓住懸崖邊的一根藤蔓,用力扯了扯。“澄懷,你跟著師父,用力爬上去。記住,千萬不要回頭看!”

澄懷頷之。

師徒倆一人一根藤蔓,奮力攀援而上。

巖壁溼滑,無處落腳,人掛在藤蔓上,好像一隻瓜果,風一吹就晃動轉圈,只能藉助手腳的力量,一點一點踩著藤蔓爬上去。

腳下是萬丈深淵,稍不留意,就會粉身碎骨。

兩人足足爬了兩炷香的功夫,才爬上了山頂。

登高遠眺,南荒大地群山延綿,廣袤無垠,一切盡收眼底。

休憩半晌,恢復精力。

師徒倆面對面跏趺坐下,手持寶劍,默唸天丁咒,飛符召喚天丁力士,將山中的赤鐵悉數搬來,收入風袖之中。

葉法善天師收劍入鞘。

“我們離開太鶴山洞天三個多月了,路途雖艱辛,但也收穫滿滿。天皇陛下命我們淬鍊護國聖劍,敕令應該已經到達了。”

“春秋時期,越國鑄劍大師歐冶子在龍泉秦溪山鑄成龍淵、泰阿、工布三把名劍,自此,括州寶劍就名揚天下了。”

葉法善天師凝視遠方,星目含威。

“玄門弟子,齋醮行科,咒、諱、氣、符,都要配合法劍使用。復原上古聖劍,與我茅山符籙派意義非凡。這是一條荊棘之途,少則五載、十載,多則可能要數十載。”

“老子說,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只要我們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的!”

葉法善天師欣慰地撫摸著他的腦袋。“澄懷,你長大了,成為師父的得力助手了!”

澄懷清澈的眼神中,流露出比師父還要堅毅幾分的意志。

“師父未竟之業,也是弟子的大業,願與師父共進退!”

葉法善天師瀟灑地一揮袂。“走吧,我們也該回去了!”

回到太鶴山洞天,澄懷稍作歇息,立刻帶領師弟和清溪觀道士,在混元峰上搭建了一座鑄劍房,架起七星鑄劍爐,引山間芝溪水至丹井,做好鑄劍的準備。

鍛鍊乾剛坤作冶,吹噓離火巽為風。氣以舉之,假天地為爐鞴;神以行之,運元始為鉗錘。

赤鐵入爐,慧火熊熊燃起,爐鞴呼呼鼓之。混元峰上,叮噹之聲晝夜不絕。

十幾位年輕力壯的道士,將鐵水煅燒成錕鋼,再反覆煉打淬礪,九九八十一天,劍坯終於出爐了。

一番刮削琢磨之後,澄懷用火鉗夾起劍坯,仔細察看。

劍坯造型簡約大氣,坯身光潔細膩,劍刃如霜,鋒利無比,但劍身昏澀,黯然無華,絲毫沒有傳世聖劍的凜冽之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