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章 一語妙解鸚鵡夢,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向女皇進言,狄仁傑是李唐舊臣,並不可靠,建議除去他。

女皇明白,自己坐穩了天下,便是勵精求治、大展經綸的時候,需要狄仁傑、魏元忠這樣的能臣幹吏。

他的要求被女皇無情地拒絕了。

聽了狄仁傑的解夢,武承嗣心中很不是滋味,急忙拉上武三思,一路追到了迎仙宮集仙殿內。

他們一起跪在女皇面前,痛哭流涕。

武承嗣道:“姑姑,大周王朝是武氏的天下,您不可傳位李氏子弟啊!我們武氏子弟,為了大周王朝的建立投袂荷戈,鍥而不捨,這麼多年結實累累,都要付諸東流了嗎?”

“你們讓朕傳位給武氏子弟,從來只有一句 ‘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還有更新鮮一點的理由嗎?”女皇無力地斜靠在龍榻上,閉著眼睛道。

武承嗣膝行向前,一滴清淚從眼眶中滑落,是真是假,誰也不知。

“姑姑,您若看不上侄兒承嗣,還有弟弟三思;如果弟弟看不上,還有大哥攸寧、懿宗;如果他們也看不上,您派人去嵩山,把攸緒找回來繼位。大周王朝的繼承人,必須是武氏子弟啊!”

女皇失望地搖了搖頭。

“朕也動過要把大周江山傳給武氏子弟的念頭,但你們幾個人,只知道對朕極盡阿諛奉承,一不懷才,二不抱德,根本籠絡不了天下人的心!”

武承嗣急忙向武三思使了一個眼神。

武三思眨眨眼,叉手道:“姑姑,念在我們兄弟二人為大周辛勞奔波的份上,請您先在朝廷中詢問一下大臣們的想法,不要急於下令,立李氏子弟為太子!”

“這還用問嗎?”女皇瞬間拉高了聲音,“看看朝中,朕最信任的重臣,無論文官,還是武將,哪個支援立你們為大周太子的?可悲!可嘆啊!朕業已年老,已經無力與他們鬥爭,更不能揮刀砍向自己的子孫!”

武承嗣道:“姑姑,大周江山是您的,立誰為太子,下一道敕旨就可以了,豈是大臣們能左右的?”

女皇哼笑了一聲。

“這麼多年的努力,朝中那些大臣,並不認同武氏是正統皇族。在他們心中,朕只是李唐皇族的息婦,是大唐王朝的第四代皇帝,而不是大周王朝的開國皇帝!”

“不!姑姑承周而繼大統,天下歸心。在百姓心裡,您就是大周王朝的開國皇帝!”

一陣寒意襲來,女皇把織錦回紋團花被子拉到了胸口。

她眯著眼睛,疲憊地揮揮手。

“數年來,幾度拜你們兄弟倆為相,但都沒有讓你們掌控朝廷中樞。你們應該清楚,朕對武氏子弟並不放心。太子之位,朕心裡有數,不要再置喙儲君之選了!”

武承嗣和武三思弭耳伏跪在地上,心裡想說的話,竟然一句也說不出來了。

張易之、張昌宗兄弟見女皇酣然入夢,便將他們請出了迎仙宮。

兩人抹著眼淚,傷心欲絕地走了。

張氏兄弟正要關閉宮門,忽然聽見有人喊道:“張常侍、張少卿,且慢!”

回頭一看,是御史中丞吉頊來了。兄弟倆急忙叉手回禮。

吉頊進士出身,能言善辯,敢於進諫。他的身材十分高大魁梧,加之走路喜歡高昂著頭,經常被同僚戲稱為“望柳駱駝”。

萬歲通天二年,來俊臣下獄,被處以極刑。

當時,女皇認為他有功於國,所以始終猶豫不決,遲遲不肯批覆。

一次,吉頊隨女皇遊覽上林苑,她問起宮外有何大事。

吉頊趁機道:“天下臣民,皆對陛下不肯處死來俊臣感到疑惑。他張網窮織,誣構良善,贓賄如山,冤魂塞路,大周國賊,殺之何惜!”

女皇聽了他的話,才痛下決心,處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一顧傾人城

亦傾藍

嫡女驚華:傾世小魔妃

紫涵雨

開元帝師

子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