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3章 重起七星鑄劍爐,開元帝師,子洵,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加崇佛,翻譯《華嚴經》,立彌勒菩薩大像,天下又掀起了一輪信仰佛教的高潮。”
“洛陽佛光普照,師叔祖在玄元廟裡,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師父,他明明可以回到江南,為什麼非要堅持在洛陽?”
“人各有志,我們不能勉強。”
“聽說,那薛懷義倒是爽快,一把火燒了永珍神宮和通天浮屠,觸犯了吾皇的逆鱗,終被處死。兩宮舊址上,正在重建新的明堂和天堂。”
“永珍神宮和通天浮屠建成僅僅七年,就化為一片錦灰堆,實在有些可惜!”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於四月建成。據洛陽回來的百姓說,那天樞立在端門外,非常雄偉高大。要是我們還在那裡,就能一飽眼福了!”
“大周萬國頌德天樞,光聽名字,就可知道它是武氏家族得天下的紀功柱,也是大周王朝天下中樞的象徵!”
太初宮外,一柱擎天,金彩熒煌,光侔日月。
天樞柱身呈八稜形,高一百零五尺,直徑十二尺,每面寬五尺。
女皇親書賜名“大周萬國頌德天樞”,以梵文中的符號“卍” 定音為萬,代替“萬”字;以大周新字“圀”取代原來的“國”字。
柱身上,縈繞著一條巨大的銅製蟠龍,張牙舞爪,騰雲而起,託著一隻直徑達三丈的騰雲承露銅盤,盤中有四個一丈多高的龍人,立捧著火珠。
四周銘刻著女皇的聖德事蹟和黜唐立周的功業,謳歌她德配天地,感化人心,始終像北辰一樣,處在至高無上的位置。
天樞底下是一座鐵山,周邊長一百七十尺。上有兩隻銅麒麟,與頂部大火珠一起,構成“麒麟拜火”的圖騰。
這正是祆教所宣揚的“聖王出、天下平”的景象。
鐵山四周,有數只威猛雄壯的獅子,或嘶吼,或奔躍,象徵女皇統制四夷、華夷共主的身份。
子虛道:“等到新的明堂、天堂建成,雲漢之畔,北斗七星陣就可完美組成。天闕、天街、天橋、天樞、天門、天宮、天堂,七星閃曜,運於中央,臨制八方。洛陽,成了萬國朝拜的聖地!”
葉法善天師輕聲道:“今年,吾皇定的年號是什麼?”
“九月,吾皇於洛陽南郊合祭天地,加尊號“天冊金輪大聖皇帝”,改元天冊萬歲;臘月,登嵩山,封神嶽,改元萬歲登封。她最愛改年號,一年改兩三回是常有的事!”
“今年十月,阿史那默啜請降大周,吾皇非常高興,冊授他為左衛大將軍、歸國公,所以合祭天地、嵩山祭拜,大改年號。”
“這些年號,都是大臣阿諛奉承所取。吾皇大搞個人崇拜之風,愈來愈甚了!”
葉法善天師暗中算了一卦。
“今日是黃道吉日,萬事皆宜。子虛,你去召集清溪觀道士,將七星鑄劍爐和丹井收拾乾淨了,我們開始淬鍊聖劍!”
“我們也去!”澄懷和雲鹿一起踏進紫霞宮大門。
雲鹿在清溪觀睡了三天三夜,又服用了東王公的太和垂露丹,容光煥發、神采飛揚,好像不讓她去,就要將混元峰踏平似的。
子虛迎上去,正要說話。
澄懷拍拍他的肩膀,道:“架七星鑄劍爐,就交給子虛和石清師弟了。我和雲鹿負責引溪水至丹井,大約一個時辰,師父就可開工了!”
子虛臉色愀然一黯,心中很是不滿。
但師兄的命令,不敢違逆。
叫上石清和其他道士,一起走到半山腰,大家揎拳捋袖,熱火朝天地幹起來。
丹井邊的溪溝多年不維護,落葉堆積淤塞,溪水基本已經枯竭。
澄懷引鋤,將落葉汙垢除盡,一股清冽的溪水突然噴湧而出,濺了雲鹿一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