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濁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4章 劉備的不甘,于禁的恨,制霸三國之英雄崛起,一壺濁酒,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到的地方對抗著曹操。
于禁心中,就是這麼安慰自己的。
面對不斷猛攻的曹操,得不到援軍的于禁也只能勉力支援。
可不久後,于禁見到了一個持有太尉信物的楚國兵甲。
從他的口中,于禁終於得知,原來自己跟臧霸都已經被賈詡給賣了,而自己二人還傻傻跟這死命防守著。
原來,在賈詡到達兗州後,方才派遣兵甲去告知守衛蒼山的于禁二人自己的計劃。
這,也是賈詡的一個計謀,對自己人的計謀。
並非是賈詡不相信于禁二人,只不過生來謹慎的賈詡更多的還是相信自己對人心的判斷。
初期不告訴于禁二人,是賈詡讓他們心存希望,能夠奮勇的作戰,去拖延曹操的前進步伐。
而到達兗州後才派遣兵甲告知,就是因為賈詡透過時間的計算,知道于禁二人定然已經知曉自己不在蒼山。
當兵甲將賈詡的計劃告知以後,于禁二人就沒有退路了,只能死守曹操,否則撤退的話就是被曹操銜尾追擊。
那樣的話,恐怕還不如死守蒼山來的安全。
至於臨戰叛變投降曹操?賈詡可從來不認為于禁二將會那麼缺心眼。
自己的計劃二人已經知曉,那麼也就說明,曹操這一路大軍算是不攻自破了。
而失去了主力曹操的討楚聯軍,對楚國來說就是一個笑話。
在明知勝負的情況下還主動去投降給必輸的敵人,那豈不是腦袋有病。
賈詡,將一切都料到了,可就是忽略了于禁的承受力。
也許,賈詡同樣算到了,可他根本就不在乎。
你恨不恨我又能如何?
說句不好聽的,只是同僚關係而已,甚至我的官位還在你之上。
而於禁這邊,確實是對賈詡恨的咬牙切齒。
可奈何,只要自己一天是楚國的臣子,一天是項籍的臣子,那麼怕是這輩子都沒復仇的希望了。
這,也就是于禁為何反對臧霸出兵的緣由。
出兵做什麼?幫助那個老毒物嗎?
哼哼,最理想的就是他在兗州被曹操大軍給堵上,直接死在當場方能解我心頭之恨啊!
終於,一番爭論過後,口活沒于禁利索的臧霸敗退了。
雖然臧霸對於這大好的追擊機會如此錯過心有不甘。
可是想想于禁所說的話,自己二人麾下可戰之兵確實不多了,如果這要是追擊反被埋伏,那曹操要是在殺個回馬槍,自己可就真的成了楚國罪人了。
霸王,太尉大人,太史慈將軍,接來下,一切就靠你們了!
面對這滿營的傷卒,臧霸也只能同意于禁的意見,還是先返回彭城休整一番再說其他吧。
隨著曹軍和楚軍的陸續退走,蒼山再度恢復了往曰的安寧。
只是那山壁上的斑斑血跡,彷彿在向後人訴說著這裡曾經爆發過一場戰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